■通 讯 员 刘心如
记者日前从市统计局社会科获悉,今年第三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的增长率较去年同期均有所上升,人力资源呈现求大于供的态势,但技能人才紧缺、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等现象仍比较突出。
供求特点:
人力资源供给求大于供
就业市场供需总量同比增加,人力资源供给求大于供。第三季度,全市用人单位通过人力资源市场招聘的劳动者为98268人次,比去年同期减少3.17%;劳动者通过人力资源市场求职的人员为90915人次,比去年同期减少4.98%,求人倍率为1.08,总体呈现求大于供的态势。
第二、第三产业仍是吸纳劳动者就业的主力军。从产业需求看,第三季度一二三产业需求人数所占比重依次为5.27%、35.87%和58.86%,第二、三产业仍是吸纳劳动者就业的主力军。从行业需求看,80.21%的企业用工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建筑业,以上各行业用工需求比重依次为29.74%、20.44%、15.96%、8.34%、5.73%。其中制造业的用工需求约为2.9万人,占第二产业全部用工需求的82.92%,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用工需求约为3.6万人,分别占第三产业全部用工需求的34.72%和27.12%。
企业招工较多,其中民营企业用工需求占主导地位。95.28%的用工需求集中在企业,其中私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个体经营的用工需求较大,所占比例依次为32.62%、19.07%和16.4%。国有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仅为0.11%,机关事业单位的需求比重仅为0.25%。这与企业人员流动较大,而国企、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一般较稳定,流动较小有关。
存在问题:
技能人才紧缺、服务业用工缺口较大
求职者知识结构整体提升,技术能力有待提高。第三季度,大专及大专以上的求职者占到求职总量的50%左右。全市无技术等级、职称的求职者比重为29.44%,求人倍率为0.21。从供求状况对比看,初级技能和初级职称的求人倍率分别为1.11和1.15,目前人力资源市场技能人才紧缺,特别是高级技能人才尤其紧缺,高级技能和高级技师的求人倍率分别为1.77和2.91。
新成长失业人员求职竞争激烈,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仍比较突出。在求职人员中,在新成长失业人员中应届高校毕业生的求职者占66.02%,为14382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有所增强,由于他们初入社会,实践经验不足,心理素质不稳定,又不愿到一线工作,且就业的期望很高,而用人单位喜欢聘用有一线工作经验的业务能手。因此,高校毕业生应改变择业观念,主动适应市场需求。
服务业用工缺口较大。餐厅服务员和营业员为需求大于求职缺口最明显的两大职业。造成这些行业供求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差且待遇较低,很多求职者不愿意从事这些工作。而运输驾驶员和行政岗位等较为热门,其中会计、秘书、打字员应聘人员较多。
建议对策:
多项并举打好“就业牌”
对于如何更好地促进就业,市统计局社会科表示,要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积极落实后备劳动力的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特别是教育部门要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扩大紧缺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模,为产业部门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要加快发展中小企业,多方式、多渠道鼓励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通过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加强对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提升行政服务效能和服务能力,增强中小企业吸纳就业人口的能力;要继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创业促进就业。建立完善创业政策措施,整合各项创业扶持资金,加大创业支持力度。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创业引领计划,鼓励高校毕业生、科研人员、返乡农民工等群体创业;统筹做好农民工、贫困人口等群体就业工作,加大对就业困难人员托底帮扶,健全弱势群体就业援助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