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茅叶滩刘锡明家做客,听说附近有位91岁的王政章老人家已是五代同堂,而且代代兴旺发达,人人本分守纪,这让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朋友的引荐下,我来到了王政章老人的家里。
王老夫妇现与他大儿子同住在小岭山。这是一栋新建的三层楼房。周围树木葱郁,空气特别好。年近七十的大儿子不在家,一大早去市场卖菜去了。大孙子王三龙夫妻热情地招待了我们,给我们上了一壶好茶,还切了个又大又红的西瓜,连三岁半的玄孙也知道往我们手里塞食品,可爱极了。
王老显得有点瘦,但不显老,精神也很好。思路清晰,口齿伶俐。我们问王老:家里现有人口多少?老人想了一会,只说了两个儿子、五个女儿,孙辈以下的就答不上来了。连大孙子用笔和纸计算出来的71人也不对,最后经过他妻子又重新核算出是73人。
我们一边喝茶,一边听老人述说往事。他说他生下来时,母亲双目失明了,12岁时父亲就过世了。他从小就在地里干活,一双泥腿,两只茧手,吃的苦受的累几天也说不完。从闲聊中我们了解到,他历任生产队长二十多年,他的队年年增产,分配达到块把钱一个工,远远超过别的队,这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他带的队为什么搞得这么好?老人的回答很简单:“自己带头呗!”1956年那个干旱年,全社组织十三条水车从湘江河下一级一级安装到岸上,王政章连续四天四夜在水车上跶水,确保了丰年。有一年冬旱,为了队里四十多亩油菜不被枯死,他们用抽水机从河里抽水,进水口被杂物堵塞抽不上水。那正是冰雪天,王政章赤身沉到水里排除杂物,冻得他几乎晕厥。1976年洪灾那年,队里一百多亩早中稻全部被淹。洪水退后,他立即带领大家采取补救措施,因管理及时恰当,产量不但没有减少还增加了一成。
听了老人的诉说,我很感动,也很为老人自豪。可是老人显得非常平静,他说不管是集体还是单干,不管是改革开放前还是改革开放后,这都是做人的本分。不过老人也有动感情的时候,当年,父亲拉着他的小手哽咽着说:“诚实做人,用心做事。记住这八个字!”说起父亲临终前的嘱咐,王政章的声音变了,眼睛湿了。
父亲的“八字”家训,使王政章顺风顺水,家旺业旺,做人做事,受人称赞。如今儿孙们一代比一代强,工农商学兵俱全,有读研的,有当干部的,个个都十分优秀。大孙子王三龙现在是这个村的党支部书记,他与大家一道把一个落后村子,变成了和谐富裕的先进村子。令人羡慕和赞叹的是,这个七十三口人的大家庭还是个“三无”家庭,即:无一人夭折,人人健康成长;无违纪犯法的,个个诚实做人;无伤风离异,家家恩爱和睦。
在我起身要离开的时候,王三龙与我加了个微信好友,一看他的网名竟然就是他的家训——诚实做人用心做事。不等我问,王三龙笑着解释说:“我要让爷爷传承下来的家训继续传承下去。”
短短八个字,听起来简单朴素,但道理深刻,做起来很不容易。王政章是个平凡的人,王家是个普通的家庭,然而,他们的事迹令人肃然起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