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10月16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公司“减肥奖罚”恐是一种炒作
有话就说
  ➡

  叶建明

  “从今天开始晚上不吃饭了,圈友们也不要约我喝酒了,我开始燃烧卡路里了,减一斤能赚一百,多减还能多赚……”近日,王先生在朋友圈内发出了这样一条信息,引起了不少圈友的关注。“减肥是自己的事,公司还能奖励钱?”“这不是我前段时间看过的电影《西虹市首富》里面的剧情吗?”大家纷纷在王先生这条信息下面留言。

  虽然说,奖罚制度在企业的许多事情上具有很好的管理效果,但是用于员工的减肥,或许不合适。首先,“减一斤奖一百,减得越多奖励越高”的“递增式”奖励制度,很可能诱使员工投机取巧减肥,或者采用不科学的方法减肥。比如使用减肥药,人为导吐,以及过度节食过度运动等。如果出现了这些情况,这就不是在关心员工了,而是在害员工。

  其次,对减肥不成功的员工进行经济处罚更欠妥当。公司对员工进行经济处罚,一般是员工违反了公司的规定。减肥成功与否,属于个人的私事,公司怎么能随便对减肥不成功者进行经济处罚呢?更何况,减肥不成功原因很多,缺少毅力并不是唯一的原因。如果压力大,睡眠不足,或者患有代谢疾病等,即便是每天锻炼了,也可能会减肥不成功。

  第三,根据医学知识可知,有些人胖一点是正常的,其本身没有代谢风险的因素,不需要减肥,只要控制住体重增长即可。公司举办此类金钱刺激性的减肥有奖活动,也有可能让不需要减肥的员工为了奖金盲目去减肥。

  事实上,锻炼减肥贵在坚持贵在长久。正规科学的锻炼减肥,短期不会有明显的效果。以短短三个月为评判期,检验减肥的效果,以及减肥者的毅力,本身就不科学。再说员工,如果只是冲着减得越多奖金越高的奖励去,即便是短期减肥了,也难保以后在无奖金的刺激下不反弹。

  其实,桂林这家公司推出负面作用颇多的“减肥奖罚”,笔者觉得,其炒作的成分恐怕更多于关心员工的成分。对员工的减肥,公司可以做些科普宣传,可以引导减肥,可以为员工提供健身场所,以及给予员工更多的锻炼时间等。但如果不顾诸多负面作用,上纲上线进行奖罚,难免会让人觉得有制造噱头、炒作作秀的嫌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共享厕所”必须的
校园是净土,广告不能进
公司“减肥奖罚”恐是一种炒作
“餐前消费确认权”是防宰客利器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公司“减肥奖罚”恐是一种炒作 2018-10-16 2 2018年10月1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