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暑期,带着孩子出去旅行,成了不少家长的选择。不过,记者要提醒的是,高温持续,蚊虫密度升高,市民在外旅行要防范登革热,特别是前往东南亚、南美洲等登革热流行地区的市民更应注意。
据了解,7—11月是登革热的高发期。该病广泛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南美洲、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的国家,如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缅甸、印度等较为严重。我国主要高发于广西、广东、福建、浙江等东南沿海省份。
为避免感染登革热,市疾控中心提醒,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尽可能穿着浅色长袖衣裤,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药物,避免蚊虫叮咬;睡觉时尽量使用蚊帐;注意自我健康监测等。此外,我市已进入蚊虫活跃季节,截至目前,我市暂无登革热病例,但是,暑期人员流动频繁,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注意清洁卫生,家里安装蚊帐、纱门、纱窗等实物屏障,适时使用蚊香、电子驱蚊器、电蚊拍、防蚊灯等装备,科学使用质量合格的杀虫喷雾剂灭蚊。
市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防治科(应急办)医师罗爱武指出,登革热的潜伏期为3—15天,常见潜伏期为5—8天。典型症状包括突发高热,可达39—40℃(部分患者会出现3—5天后体温恢复正常、再过1—3天体温又上升的“双峰型”发热现象);发热时伴有头痛、眼痛、肌肉骨关节疼痛,可能伴有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面部四肢可出现红色皮疹或出血疹;多数病人还会出现浅表淋巴结肿大;部分病人还会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现象,如鼻出血、便血、血尿、皮下出血等。如有市民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