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观察,班上很多成绩不错、品质好、情绪稳定、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孩子,都是从教育素养较高的家庭出来的。
一个基本合格的家长必须意识到自己也有教育的责任,甚至比教师的责任更重大。
那么作为家长,到底该如何做?
关注学习过程而不只是成绩
长期以来,许多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关注常聚焦于分数上,以可量化的分数作为参考指标,可以明显看到孩子的直线成长,但盲目以分数为中心,很容易成为孩子沉重的“十字架”,由此带来许多负面的后果。比如 “高分低能儿”,走出考场,很难适应社会的需求。
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能力,而非单纯看结果。
很多学科的学习都需要家长的陪伴和引导,比如英语、语文。就算你用趣学英语talk这类情景浸泡式英语课程,有线上线下学习模式,能够满足英语学习要求。
但这一切都不能完全替代家长的陪伴与努力。
孩子的出生只是一个开始,还有漫长的一生,需要我们与孩子共同成长。
要鼓励而不是打击
当家长每天在孩子班级微信群里看到老师的点评:哪些孩子今天上课发言积极;哪些孩子测验得了满分;哪些孩子被选为班级干部……当自己的孩子没有被表扬时,有些家长就开始焦虑。进而采取“唠叨性询问”“监视性陪伴”“恐吓性叮嘱”“粗暴性打骂”“盲目性砸钱”等错误方式,每天回家狠抓孩子的学习人家孩子能做到的,难道你家孩子也一定要做到才行吗?
第一名是好孩子,最后一名也是,家长们不要只看成绩。有些孩子,是属于心理和智力发展较晚的类型,他的学习能力不一定差,只是相比于那些聪明伶俐的孩子来说,他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一件事情。但这并不代表孩子就不如别人。
一个班的孩子一起学习趣学talk课程,同样的场景浸泡学习,同样的以听说为先,虽然都是一样的语言环境,但是孩子与孩子之间的英文水平也是有差异的。
家长要理解孩子,鼓励孩子,而不是一味的责骂。允许孩子有失败的机会,就是对孩子获得成功的信任。这样也会让孩子正确面对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学会运用自己的办法努力。
做朋友也要做榜样
平等和尊重是现代家庭教育值得重视的问题之一。生活中,有的家长喜欢在孩子面前耍家长的威风,说出的话就像皇帝的圣旨,要求孩子绝对服从。在没有平等和理解的家庭环境里,怎么能培养出孩子健康的人格呢?家长应该放下架子,做孩子的良师益友。
家庭教育的终身性,决定了父母将是孩子终生的老师,父母的修养直接影响孩子的教养。作为孩子启蒙的第一任老师和永远的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孩子的品行和成长。家长们会发现,孩子学好习惯不容易,学坏毛病总是很快。所以,做为父母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说话、做事、待人要时刻注意,切不可给孩子树立反面榜样,破坏在孩子心目中的家长形象。
要放得开手,也要负得起责任
有家长把自己的梦想强加在孩子身上,想成为舞蹈家的家长,就让孩子一个劲学跳舞;喜欢钢琴的家长,就不停让孩子练钢琴……有没有问过孩子,是否喜欢?是否愿意?其实孩子的成长并不是按家长的意识所为,它有自己特定的思想和空间。
家长们要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选择。
帮孩子做决定的家长们认为,这是利用自己的经验帮助孩子更高效的走到正确的道路上,避免犯错。但对孩子来说,却是剥夺了他们探索、成长的机会,同时也让他们感觉自己不被信任,感觉自己失去了选择的权利,也就不再表达自己。但是,放手不代表不管不顾。有一些家庭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的责任,认为孩子的教育就是学校的事,家长在家中一点表率作用也起不到,甚至会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习气带给孩子,对孩子的基本督促都没有。总之,这类家长只对孩子活着负责。
家长应该对孩子的成长负责,给孩子做启蒙,在自己的能力内给孩子好的教育环境,及时了解中高考的新政策以及一些好的学习模式,比如博文教育引进的趣学talk,作为一种全新的英语学习方法,家长至少是有责任去了解的,了解并不会花费很多时间。每一个可能让孩子更好学习的机会家长都应该去把握。但是,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做选择,要听听孩子的想法。
最后,希望各位家长明白:最好的教育其实是帮助孩子成为他自己。作为父母亲来说,千万不能要求所有的孩子千篇一律,所有的孩子都成为同一个样子。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帮助孩子找到他自己,这才是最关键的,用一个标准一个模式去培养孩子,最后大部分人是失败者。
博文教育 高鹏 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