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面十一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读魏巍《地球的红飘带》
~~~——读魏巍《地球的红飘带》
~~~——读魏巍《地球的红飘带》
2018年07月11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擎长征精神之旗 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读魏巍《地球的红飘带》
  周卫国

  魏巍先生的《地球的红飘带》,这是我所读的关于红军长征最近的一本。

  一

  长征,是一种难以忘怀的记忆。自小学起,读过课本里的长征,看过影视剧里的长征,唱过歌曲里的长征,还学习过党的纪念大会文件里的长征。

  细数一下,我读过的有《长征故事》《长征精神》《星火燎原》《长征图鉴》等,印象最为深刻的则是埃得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金一南的《苦难辉煌》和王树增的《长征》。而最近的一本则是魏巍的《地球的红飘带》。

  能够读这么多的长征作品,与我从军26年的人生经历有关。当兵服役的生命年轮里,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征程,多与当年红军长征的历史轨迹与艰苦路程进行交汇,重走长征路。

  我曾在湘江血战的岸边肃立,回想那绝命后卫红三十四师铁血阻击,血染江水,师长陈树湘受伤被俘后,在敌人面前自己拉断肠子就义的英勇;也在遵义古城,回望在那栋小楼彻夜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让党和红军实现历史转折、力挽狂澜,感受遵义会议的历史光芒;还在四渡赤水的土城、二郎、太平、元厚、茅台等古渡口,沿着初夏的赤水河行军半月,步行丈量红军的路程,感受毛主席用兵的神奇;在大渡河岸,面对惊心动魄的滔天巨浪,缅怀铁索上红军22勇士夺取泸定桥,为红军打开生死“鬼门关”的奇迹。

  二

  长征,虽然过去了93个春秋,但读完《地球的红飘带》,长征中的那些血战、那些英雄、那些面孔、那些会议、那些雪山、那些江河、那些草地,红军战斗前行的脚步,重现眼前。而由伟大红军创造出来的长征精神,一种不朽的伟大的精神,给红军灌注灵魂意志、铸造精神血脉,从此与众不同。

  长征,用坚定的共产主义革命理想和信念精神,给红军肌体铸魂焠钢。毛主席说:人是需要一种精神的。这条艰险无比的路上,唯有坚定无比的革命信仰,支撑着他们以无比顽强的意志,坚定地战斗前行。他们是革命的播种者、传火者、领导者和坚定者、奋斗者、搏击者,最终赢得了战争,也赢得了整个中国。

  这种崇高的革命理想,坚定的革命信仰,正是我们衡阳的夏明翰在《就义诗》中所说那种“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革命精神。这种坚定的革命信念与革命理想,是红军头脑里的灵魂、精神上的支柱、身体里的钢铁,为红军注入了不可战胜的思想基因和无可匹敌的政治灵魂。

  长征,开始用独立自主的求实精神,探索解决中国革命自己的问题,真正探索思考解决事关党和红军生死的军事问题、政治问题,自主探索思考决定中国革命的前途与命运。长征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实施改革开放,新时代完成伟大复兴大业,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走中国革命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长征的选择,历史的必然,时代的延续。

  长征,打出为人民求解放谋幸福的精神旗帜,红军找到了力量源泉、胜利之本。读长征,总想这些问题:红军一路恶战血拼,兵员损失极其严重,为什么屡经恶战却生生不息?因为,长征所经之处,“红军是老百姓自己的军队”“红军是解放劳苦大众的”“红军是为穷人的”。正是为了人民的党,解放人民的军队,自然会成为群众百姓衷心拥护、大力支持的那一个。以人民作为根基与血脉,红军就有了雄厚的基础、战争的伟力、胜利的保证。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读长征,不单有战斗、有行军、有英雄,还有大气磅礴的长征诗词,饱满革命者乐观主义精神。在娄山关,毛主席用“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赞美红军攻克娄山关天险,二占遵义城,赢得主动的不易;在腊子口,他用“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来歌颂红三军团攻下腊子口天险,用胜利打开与陕北红军会师前进通道的喜悦;翻越六盘山,他写下“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表达红军从此红旗漫卷,形成革命新高潮的豪迈。这些诗词,记录红军的战斗,赞颂红军的伟大,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

  三

  从1934年10月17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渡过苏区于都河的那一天起,长征开始,到1936年三大红军会师,前后历经两年多时间,红军辗转十四省,跋涉二万五千里,前无古人,惊天动地。

  长征,是一次由年轻的共产党,带领年轻的红军,团结人民共同创造的一部英雄史诗、中国史诗和人类史诗;是一段改变中国现代史、中国革命史、人类军事史的一次伟大远征;这还是一次共产党领导红军,由失败走向胜利,由黑暗走向光明,由被动走向主动,由绝境走向希望,由弱小走向强大,由落后走向进步的伟大远征,中国历史由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正因如此,毛主席庄严宣告:“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

  长征93年后,我们所从事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与那次伟大的英雄的长征相比,同样取得了中华大地换了人间的辉煌奇迹,我们实现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巨大飞跃。今天,我们党和国家也由此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实现新作为。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新时代的新长征,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我们仍然需要永远保持共产党人建党时的奋斗精神,而伟大的长征就是这样的奋斗精神最好的体现。

  世上“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英雄的红军脚下,走出了让后人高山仰止的长征精神,继续照亮着新时代的新长征。

  长征不朽,长征精神不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高擎长征精神之旗 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慢读的乐趣
“段”章取“议”
衡阳晚报版面十一A11高擎长征精神之旗 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2018-07-11 2 2018年07月1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