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就是有味道的。竹简之淡雅清香。帛书笔墨,缕缕入鼻。新出炉的印刷品散发着油墨清香,而陈旧的书,吹散一袭薄灰,岁月的味道了然于胸。
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一位先生,这位老先生浑身写着迂腐,但每每读到喜爱的文章便声高嘹亮,不觉微笑。或许,这便是阅读的内在味道。
自小,我便酷爱读书。幼时,家处军营,房中便满是战争、军事读本。小学二三年级,总遇生字,晦涩难懂,字典便开始常伴我左右。至五年级,《围困》《青年近卫军》《保卫延安》一一拿起朗读,竟无一不懂,邻里惊讶,我常受表扬。少时,我对童话、百科、历史等均有涉猎,还曾深陷于科幻文,梦见一外星人与我交谈宇宙大计。想来那时倒也天真。初中时,我接触名篇名作,故事看得明白,却读不出味道,不懂得道理,全当小人书读过且过了。而后,高中阶段,读的书已然很多,终于懂得了自己缺少什么,即是品味。一本好书,需要啃,需要嚼,需要细嗅,也叫反刍。
诗仙李白说“黄河之水天上来”,闭上眼品味,在凌空的图腾里,滔滔黄河来势汹汹从天而泻,半边天已被撑破,可水势竟丝毫不减,再不睁眼,耳朵就快被那震耳欲聋的喧嚣震出血来!《三国演义》中秉烛达旦的关云长,世人皆知此人勇猛忠义,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好一个热血男儿。闭上眼品味,在硝烟弥漫的时光里,这也是一个柔情男子,顾及二嫂假意投降,是这份情谊让他的双膝沾染泥土,路遇二嫂,又亲自护送这个女人安然归家!更有《简爱》,我一度把它列为爱情故事,不过是男女主人公曲折起伏的爱情经历,待闭上眼细细品味,我才看到一个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妇女形象!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亦有千况百味,这就是书的味道。在字里行间,她可以穿越黄沙大漠,亦可超越时空界限,更可贵的是,她能以无声的召唤与隐忍的寂然惊艳出灵魂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