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 讯 员 陈 亮 胡 蓉
本报讯 “经检查各项指标均正常,明天小杨(化名)就可以出院了!”5月11日,衡山县人民医院微信群内一条关于贫困产妇即将出院的信息,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小杨是该县新桥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有轻微智障,生活自理能力差,其丈夫年纪较大且行为能力和劳动能力欠佳,家境极为贫寒。前不久,小杨的儿子因骨折在衡阳住院治疗,其丈夫在照顾,家中只剩听力严重障碍的年迈公公。4月29日,在家待产的小杨出现临产征兆,被救护车紧急送入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后因延迟分娩转入妇产科。据妇产科医生介绍,当时小杨是通过贫困人口就医绿色通道入住县人民医院的,身上仅带有15元现金且无人陪护。
在小杨入院待产的一周时间里,妇产科全体医护人员认真细致地为其观察产程。产后,医护人员不仅送来了奶粉、尿片、衣服等母婴用品,还耐心地为小杨做母乳喂养指导,给宝宝喂奶粉、换尿布……无微不至地照顾其生活起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