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面十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4月23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给衡阳免疫规划实施点个赞
  今年是我市实施国家免疫规划政策40周年。40年来,全市免疫规划工作亮点满满,减少了麻疹、百白破、白喉、脊髓灰质炎、结核、破伤风等疾病的发病400余万人,连续26年无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病例发生,连续32年无白喉病例发生

  给衡阳免疫规划实施点个赞

  ■本报记者   贺正香

  今年是我市实施国家免疫规划政策40周年。40年来通过实施免疫规划,为适龄儿童免费提供疫苗的保护,全市成功消灭了天花、小儿麻痹症,摘掉了乙肝高流行的帽子。同时,预防接种则以“防患于未然”的方式将多种传染病扼杀在萌芽,极大保护了广大儿童的健康。

  实施免疫规划,为适龄儿童免费提供疫苗的保护

  据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提供的资料显示,1978年,我市开始实施计划免疫政策,开始大面积普及“四苗”(卡介苗、脊灰疫苗、麻疹疫苗、百日咳疫苗)防“六病”(结核、脊灰、麻疹、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随着疫苗接种的推广,1990年,我市达到了以县为单位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85%的目标,1995年达到了以乡为单位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85%的目标。“四苗”的广泛接种使我市各类传染病发病数大幅下降,白喉于1985年后再无病例报告,达到了消除的目标;脊髓灰质炎随着 1991年最后1例本土病例报告后再无脊灰病例报告,达到了消灭脊灰的目标;麻疹发病率快速下降,由原来年均发病约4万例降至不超过400例;百日咳发病数由年均报告8000例左右降至每年20例以下。

  2001年—2008年进入免疫规划时期,新生儿乙肝疫苗纳入了国家免疫规划(2002年),扩大为“五苗防七病”;国务院颁布实施了《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2005年)。2007年,我市达到了以乡为单位儿童计划免疫疫苗接种率90%的目标。这一时期,无脊灰、白喉病例报告,麻疹、肝炎、百日咳、流脑、乙脑等传染病发病率持续大幅下降。

  2008年10月至今进入扩大免疫规划时期,我市预防接种服务内容不断扩大,流脑、乙脑、甲肝、麻腮风等疫苗相继纳入了免疫规划,疫苗防病也由“五苗防七病”扩大到“十四苗防十五病”。这一时期,我市继续保持无脊灰、白喉病例报告。麻疹报告发病数已控制在每年10例左右,甲肝发病数平均每年60例左右,百日咳发病数每年平均发病数约4例,流脑发病数由年均报告2000例左右降至每年5例以下,乙脑由年均300例左右降至每年10例以下,新生儿破伤风每年1例左右。

  2012年,市疾控中心主任陈秋生在为幼儿园小朋友喂服糖丸

  1996年,时任湖南省卫生厅国际合作处副处长陈小春(现任湖南省卫计委主任)陪同外国专家来衡阳视察计划免疫工作

  有了数字化门诊,家长们省了不少心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现在百姓最关心的莫过于身体健康,尤其是儿童的健康。加强与改进免疫规划则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成为广大群众极力拥护、拍手称道的好事、实事。祁东县步云桥镇的陈女士告诉记者,以前带孩子去接种疫苗要排长队等候,现在步云桥镇卫生院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环境、服务提升了,给孩子接种疫苗方便多了。而且扫描接种证就会出现孩子的所有相关信息,从登记取号到留观结束整个接种流程一目了然,很快就能完成,让家长们省心不少。

  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科长于坤平介绍,当前,我市已建成了完整的“市、县、乡”三级预防接种及信息化服务网络,全市共设有253家预防接种门诊,72家产科门诊,承担着全市约70万儿童(含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每年消耗各类疫苗145万余支,接种200余万针次(不含二类疫苗)。疫苗安全方面,我市从2015年开始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所有从主流渠道进入我市的疫苗(含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全程纳入了精准的信息化管理,实现了疫苗的全程管理和安全接种,从主流渠道发出的任何一支疫苗都能实现全程溯源。近两年我市含麻类疫苗接种率超过95%,其他疫苗接种率均超过了90%,牢固保护着全市儿童的身体健康。传染病监测方面,我市从2004年起就建成了健全的监测网络,并于2008年、2014年进行了二次更新,一旦有传染病报告,各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第一时间就能发现,及时安排人员处置,确保不发生二代病例。目前疫苗可预防疾病的发病,每年除麻疹偶有病例报告外,其他疾病已很少有病例报告。

  40年来,在历届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面推进“预防为主”“科学防治”工作方针,综合能力显著增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据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统计,自1978年实施儿童计划免疫以来,全市减少了麻疹、百白破、白喉、脊髓灰质炎、结核、破伤风等疾病的发病400余万人,减少相关死亡约5万余人,白喉、百日咳、流脑、乙脑等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发病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减少近100万人。

  麻疹大幅度下降。麻疹疫苗使用前,我市麻疹病例每年发病数超过万例,最高达10万多例。使用麻疹疫苗以后,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大幅度下降, 2011年发病率仅为0.04/10万,降至历史最低。

  从1991年发生最后一例野病毒引起的脊髓灰质炎病例后,已经连续26年无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病例发生,稳固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

  白喉在我市历史上每年发病最多可达2700多例,死亡600多人,随着疫苗的使用,发病得到有效控制,自1986年至今连续32年无白喉病例报告。

  我市2003年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2008年至2010年,组织开展了全省性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对2002年以后出生的所有儿童补种乙肝疫苗,补种50万多人,共计1245091万针次,乙肝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2012年对母亲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新生儿免费接种高剂量乙肝疫苗。通过以上措施,我市全人群乙肝病毒携带率显著下降。我市2009年乙肝血清学监测显示,全人群(1—59岁)及0—9岁儿童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分别6.13%和1.21%,5岁以下儿童携带率已达到1%以下的目标,乙肝防控效果十分明显。

  我市免疫规划工作因成绩突出,多次获得省、市表彰,2012年,市疾控中心获得全省免疫规划先进单位一等奖,常宁市疾控中心、雁峰区疾控中心获得二等奖,汤得阳、曹庆云等15名同志获得省级免疫规划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用数字说话,免疫规划工作亮点满满

  4月25日是第32个全国预防接种宣传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预防接种,守护生命。”根据《衡阳市2018年“全国儿童免疫规划日”宣传活动实施方案》要求,我市定于 4月25日上午9时至11时30分在莲湖广场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通过悬挂横幅、摆放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开展宣传咨询活动,并向群众宣传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政策、疫苗相关疾病及预防接种相关知识,为广大群众提供咨询,同时向群众发放相关知识宣传材料。

  规范接种疫苗,共建健康衡阳

  1990年,计划免疫宣传现场

  2017年,查漏补种活动现场为漏种儿童补种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给衡阳免疫规划实施点个赞
衡阳晚报版面十六A16给衡阳免疫规划实施点个赞 2018-04-23 2 2018年04月2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