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本报记者 罗 盟
衡阳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主任詹济舟外表看起来清瘦秀气,可他的医学成绩和工作干劲却一点都不“秀气”:他是衡阳市突发公共事件诊治专家组的“敬业专家”,曾在“非典”期间作出卓越贡献,被国家、省、市多次评为先进工作者;他是患者眼中的“敬业医生”,曾躺在病床上仍坚持为患者看病;他是医院同事交口称赞的“敬业主任”,带领科室团队屡屡创下先进……
历经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詹济舟有一个重要的身份就是衡阳市突发公共事件诊治专家组专家。他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及传染病防治中做了大量工作。不论是“非典”期间,还是在预防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期间,作为专家组专家,在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詹济舟用他的专业和敬业为控制及避免传染病的流行作出了贡献。
詹济舟对“非典”的那段岁月记忆犹新。那时,为了排查情况,詹济舟和专家组成员一直都是待命状态,只要组织一声令下,詹济舟从来都不说二话,经常一下乡就是好几天,与可疑病人进行零距离接触。“那时候也从未考虑过自己是否会被传染,从未考虑过自身安危。”如今,当年的专家组成员交流时,他们都会互称为“战友”,“可以说是一起经历了生死的兄弟”。
2017年上半年,是H7N9禽流感的流行季节。詹济舟的状态又进入“高压期”。他凭借职业的敏感及精湛的技术,不顾个人安危,第一时间诊断了我市第一例重症禽流感病人。那还是春节期间,詹济舟依然每天都到市中心医院的重症隔离病房去查房,指导治疗。最终成功将病人从死亡线上抢救过来。
除了排查外,他还在各市级医院、基层医院奔走,讲授“非典”、甲流、禽流感的诊断、治疗、预防知识。
正是因为他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上的巨大贡献,他先后被授予衡阳市卫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衡阳市优秀共产党员、湖南省先进工作者、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詹济舟
詹济舟擅长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的规范化治疗,对重症感染、呼吸衰竭、肺间质性疾病、大咯血等危重疑难病例治疗及抢救经验丰富。
1993年,詹济舟从外地进修呼吸内科回医院后,率先在衡阳市成立单独的呼吸专科,并逐步脱颖而出,将这一专科发展成为衡阳市同行业中的佼佼者。
近几年,他潜心于提升科室的医学水平:主持开展了肺功能检查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和临床观察,以及对慢阻肺及支气管哮喘的规范化诊治;开展了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技术,为抢救呼吸衰竭赢得了时间,提高了成功率,降低了死亡率;开展了经皮肺穿刺活检提高了肺部肿块诊断的阳性率,并且在有限的条件下,采用电子支气管镜代替内科胸腔镜开展了胸膜疾病的活检以及胸膜粘连松解术,提高了胸膜疾病诊断的阳性率。2016年,他还率先在衡阳市的呼吸内科成立了多导睡眠室,为鼾症及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提供了生命的保障。
除了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在业内,詹济舟还有很多其他“头衔”:湖南省医学会呼吸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医学会结核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康复医学理事会理事,湖南省呼吸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预防医学会呼吸病预防与控制委员会委员,衡阳市医学会呼吸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衡阳市突发公共事件诊治专家组专家,卫生应急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华大学呼吸内科专业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
“头衔”一大堆
拄着拐杖为病人看病
詹济舟拄着拐杖坚持为患者看病的故事到如今还在流传。
那是2012年的夏天,詹济舟因意外下肢股骨颈骨折,需卧床2个月。这可急坏了敬业的詹济舟。他急的不是自己的腿,而是没办法给病人看病了。
他左思右想,竟萌生了把办公室改成“门诊室”的想法!说干就干!他跟科室的值班同事交代,如果有病人来找他看病,绝对不能推辞,一定要让他们到病房来。就这样,詹济舟的办公室成了门诊室。每日纷至沓来的病人,都为詹济舟的敬业叹服。骨折稍稳定,他立马拄着拐杖坚持查病房,看病人。家人及同事都心疼劝他,别太累了,身体是自己的。他却认为自己是一名医师,病人有求,就要尽力解决,救治病人是医师的天职。
这个故事只是詹济舟敬业的一个小例子。他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扑在工作上,夜以继日、不分昼夜,这些都可以作为他工作状态的标签。不管周末假日或国家规定节假日,即使大年三十、初一,只要他未外出参加学术会议,一定会每天去医院亲自查房巡视,掌握每一位患者尤其是危重病人的病况,对患者进行精心治疗,并常常陪患者聊天,减轻患者的思想负担,予以心理治疗,树立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每逢詹济舟的坐诊日,候诊病人挤满了诊室。为了让病人满意就诊,他细致用心看病,常常加班加点,延迟时间看完最后一名患者才下班。很多外地病人慕名通过长途电话向他咨询用药和治疗方案,他从来都不厌烦,耐心解答与指导,待病人如亲人,病人们都信任他、依赖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