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迎秋
从琳琅满目的书籍中选择了这本书其实是因为书名:读书与旅行。这恰好也是我目前最钟爱的两件事,感觉这颗沉寂多年的心已经有些蠢蠢欲动了。
作者詹宏志采纳的多数是随心随意的自由行,旅行线路大部分是来自各种因缘际会的阅读经验,而且旅途中他一直带着相关联的书籍随时查阅。这本旅行笔记由一段一段的情节拼组而成,时而讲读书,时而讲旅行,时而透过旅行来讲读书。与地理杂志和旅行指南不同的是:这是一段段散漫随性的旅程,还加上了一些“与书相遇”的个人风格。
文章的画面感极强,只要读者静下心来跟着作者的思路走,便也仿佛经历了一场场时而惊心动魄,时而和风细雨,时而又感觉来到邻家小院一般的旅行:去印度著名的泰姬玛哈陵所在的阿格拉城,拒绝豪华酒店的自助餐,然后来到他们的厨房观摩烤鸡和煎鱼的做法跟我们有什么不同;去东京的银座,那儿有一家“数寄屋桥次郎寿司店”,吃小野二郎亲手做的寿司,感受美味背后的文化传承和匠人的专注神情;还要去土耳其吃烤羊头和水煮羊头,搞清楚伊斯坦布尔人为什么要为两个羊头哪个比较好吃而争论不休;去佛罗伦萨的街边酒吧坐坐,放松心情,美酒相伴,让日子贴着肌肤自然流逝,只要心情好同伴好,每一支酒都可以提供片刻的美好时光……学者兼文化商人的旅行笔记就是这么撩人!
然而作者的感触跟一般人不同,他的笔记里并没有什么艰难辛苦的路线与地点,也没有什么惊异骇人的情景与遭遇,更没有千钧一发的危险与转折。正如他在自序中所言“旅行里让我留下深刻印记的经验往往发生在最无目的的时候与场所,树下小酒店的一杯沁凉白酒,迷路崎岖街道偶遇的小面包店,异国乡间等待公交车窥见的乡民日常生活景致,这些无意间得来的吉光片羽,反倒成了日后反复咀嚼的旅行滋味。”
读书是精神的旅行,是向内旅行,去往精神的世界。而旅行又是身体的阅读,是向外读书,探索天地苍穹。读书是静态的,读书给予我们无限的想象力和思考,让思绪连接古今千年,心为所动,情为所惑,感觉自己仿佛可以看到千里之外的不同风光。
在作者看来,“读书”与“旅行”能让我们扩大对实体世界与抽象世界的参与,能让我们拥有另种人生的感受。读书和旅行,让人成为更好的自己。在我看来,詹宏志就是读书与旅行最好的践行者,是一个行走的智者!要么行走在书里,要么行走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