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头紧张的一些家庭,床铺由两条凳子架设,床板上铺着草荐,枕头也是稻草捆扎。我家床下特地围着土砖,用作储藏红薯。家境好的可睡梁床,床位四角立着小木柱,便于挂蚊帐。蚊帐是粗麻织成,不透气,睡在里面挺闷热。然而,富有人家床架处还绘有画图戓雕刻动植物,十分逼真、耐人寻味。
“八仙桌”又称“马蹄桌”,立在堂屋神龛下,四个桌脚,桌面呈正方形。家里用餐时,长辈、客人坐上座。四条长凳各在一方,每凳坐两人。毎逢喜事,桌凳需求大,只得挨家逐户借用。有些板凳凳面面积大,可同坐几人,炎热天也可躺在上面纳凉。
装衣类柜子全是木料制作,框架属杂木料,不易损,其它是杉木板。柜子乃生漆着面,呈红或黑色。这样的家具,许久也难以褪色、脱落。
洗脸架放置脸盆,正面嵌着一面镜子,放着梳妆品。横杠晾着脸帕,有的洗脸架还配上装饰图案。
楼梯分简易梯与板楼梯:常用的简易梯,用两根竖木,中间夹着踏脚小横木即可,楼梯长短不一,各有用途之处;板楼梯材料厚实、大器,老少均上下自如,还可供人带重物。
木箱(俗称栊子),多用樟木打成,既结实又能防蛀,还散发清香。木箱除了自用外,那年代也用作陪嫁器物。书箱用于藏书,系着绳子,方便挑着。
木工活分大木匠(房屋建筑)、小木匠(制作家具)、圆木匠。圆木匠中,衡南人居多,专制做圆形器具,如大小盆子、饭甑等。
碗柜也是木框架,门用竹块替用,使之透气、通风,食物不易腐烂。竹刷一端把手,另一端被破成小竹条刷锅及其它物件。那年头没用上自来水,只得去室外挑水倒入陶瓷缸内备用。需用水时,用竹勺舀水。我父亲一朋友家设小作坊,专加工竹筷、竹刷、竹勺叫卖,以维持生计。粮食短缺,各家吃稀饭已成常态,即将小量米和水煮熟成稠糊状后,再用竹捞箕分离饭粒,饭粒当作正餐用。
世易时移,诸多旧家具,还有谁记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