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综合征”需要“年前监督风”
几天前,小周来到某市的一所创业服务中心咨询创业贷款政策,没承想碰了一鼻子灰。“现在申请贴息贷款,年前肯定办不下来!”一名工作人员有些不耐烦,“年后再来吧!”临近年关,部分工作人员的“年前综合征”开始“发作”:还没到假期,状态却已“放假”,经常把“过了年再说”挂嘴上,让办事群众心里添堵。
春节在望,一些机关单位尤其是服务窗口、服务岗位上的工作人员已经坐不住了,提前把状态切换到了休假模式或半休假模式。然而,群众(或企业等)的正常需求不会提前过年和休假,社会运转和发展的正常需求不会提前过年和休假。以迟到早退、空岗、心不在焉、没有干劲、对群众的办事需求敷衍、拖延等为主要“症状”的“年前综合征”是一种作风病,是一种懒政,亵渎了责任,耽误了群众办事,影响了群众利益,损害了政府公信力。
“年前综合征”需要“年前监督风”。首先,各机关单位、服务窗口应该加强自我监督,积极查摆整肃与“年前综合征”有关的各类问题,用节前教育、查岗、问责、领导垂范等手段实现自我约束、自我规范、自我管理。依据法律或制度严格执行限时办结制,明确限时办结责任,倒逼工作人员保持住正常的工作节奏、心态和状态,保持住履职服务的数量和质量。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办事群众与各机关单位的窗口工作人员直接接触,也最了解工作人员的具体行为和状态,能够对工作人员的“年前综合征”做出准确判断,如果发现某些窗口的工作人员提前进入了自我休假或半休假状态,就该向工作人员提出意见,或者向有关部门投诉反映。
基层服务单位的上级部门、纪检部门、媒体等也该积极介入对“年前综合征”的诊治和监督,扎紧工作制度的篱笆,堵住监督漏洞,依法依纪问责提前过年和休假的工作人员甚至相关责任领导。
当然,有“年前综合征”,也有“年后综合征”,二者都属于“过年综合征”,性质、表现形式、危害和成因等都是相同的。所以说,监督之风不仅要在年前劲吹,也要在年后劲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