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人说,这是一款治愈系游戏,也有人说是养成类,其实,许多人都能从小青蛙身上,看到自己孤独的影子。比如,小时候的自己在家时独自看书、吃饭、玩耍;现在的自己独在他乡,认识不同的人;自己下一代的玩伴可能比自己还少。
从1982年到1991年,这10年间全国出生人口每年都超过2000万人,其中大多是独生子女。从上学起,老师就教育这些孩子,你们是孤独的一代。所以,我们能够理解游戏中的小青蛙,一声不响地就独自出游,去见各式各样的人,但我们也对原生家庭有更多眷恋,就像小青蛙走到哪里都会寄出明信片一样,因为除了父母,我们几乎没有多少亲人可供牵挂,没有兄弟姐妹。 ——评论员 赵昂
2.只有自己成为父母,才会体会到做父母的感觉,养了宠物的人,也会有亲人般的依赖与眷恋。越是忙碌越会有情感的饥渴与纾解的冲动,玩家就是家长。当你关心、呵护和养育自己孩子的同时,会收获到同样的情感回馈,更会有难得的情感寄托。人一旦有了牵挂与责任,就会充满希望和力量。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小青蛙”的寄托,那其实是基于责任的表达与家庭的依恋。在这个青年人压力越来越大、欲望越来越低的社会里,有期望与希冀,才能避免堕落与精神上的过度空虚。从《旅行青蛙》的游戏场景和过程来看,对其有着如此强烈的情感寄托,亦足以证明传统伦理与责任有着强大的基础。
——评论员 堂吉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