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功
南方小城乍暖还寒,到了傍晚气温骤然下降。朋友约她去看今晚的音乐会,本来穿着一件薄毛衣,但还是随手拿了一件披肩。毕竟岁月不饶人,她年过花甲,而外表却显年轻,是因为坚持锻炼和注意保养的缘故。出了大门,她却还经不住被冷风吹得打了一个寒战。
音乐会在一所大学的音乐厅举行,想象中的气氛氤氲,而且暖流洋溢。与朋友打过招呼,她轻轻地坐到自己的位子上。本来几位知名演员唱得十分卖力。一对男女搭档唱的《刘海砍樵》,模仿得惟妙惟肖,尖叫声、口哨声此起彼伏。在这份热闹中,她只是礼貌性轻轻地拍了一下手掌,并没有特别的惊喜。
节目进入器乐演奏。一台古筝摆在了舞台中央,一位穿着一套白衣的年轻姑娘,一脸的虔诚,筝起端坐,双手一抬,一曲《高山流水》欢快地流淌,勾、托、抹,指法娴熟,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色、音准、曲调、音高、韵味把握得恰到好处,弹出了情感色彩、意境层次,不愧为十大名曲之一。听众听得如傻似痴,她也深深地陶醉了,以至演员谢幕她都没来得及鼓掌。
她其实并不懂音乐,更不了解古筝,但是却喜欢听。优美的音色、宽广的音域、众多的曲目和丰富的音乐表现力深深感染着她。今晚来看音乐会,其实就是冲着这古筝独奏来的。
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她很快找到了新的感觉。她的适应力很强,几年下来,仅太极拳、剑、刀就学了十几套,在本地运动会上还夺得了两块银牌。学瑜伽,学书法,学画画,全面开花。而近来又突然对古筝有了兴趣,设想着一日家有一台古筝,空闲拨弄,余音绕梁,是人生之一大快事。
拥有一架古筝,是当务之急。她把古筝的位置都留出来了,在二楼一隅,正对客厅,居高临下,如同在舞台上演奏般,她甚至想象着有着如潮的听众。
一位好朋友从闲谈中获知了这一信息。她家乔迁,没有收受任何礼物,而这位朋友曾经得过她家不少帮助,想送一架古筝作为贺礼。先说肯定会坚辞,他竟来了个先斩后奏,购好古筝直接送上门。
一番推脱,几回解释。尽管是心爱之物,却价格不菲。如此贵重,收受心里忐忑。因为是私人交往,有来有往,再多说就可能伤和气,“恭敬不如从命”了。
敦煌牌,按说明支好,顿时满屋熠熠生辉。调好音的琴随手一抚,虽不成调,也无异于天籁之音。她喜上眉梢,笑逐颜开,高兴得要跳起来,不知怎么感谢才好。
客去人静,华灯初上。她像抚摸着婴儿般抚摸着古筝,在灯光的照耀下,古筝发出幽幽的蓝光。顺手拿出说明书细看,一张发票抖落出来,价格写得清楚明白。看到那数字,她的心止不住咯噔了一下,疑窦顿生,与她原先所了解的行情有明显的差异。她是个心中容不下事的人,一夜无眠。
第二天,她起了个大早,冒着寒风细雨,到琴行一家一家问,一家一家谈。基本的信息一致,可以打五至六折,而且还可以送乐谱支架、筝罩等等。而朋友送的古筝,标的是原价,而且还缺一些配件,可以送的东西一件也没有。在出售这台古筝的店明确告知,这台古筝是打了折扣的,至于是多少,不肯细说。
室外的风刮得更猛,雨下得更急,小小的伞已经无法抵御。她浑身湿透回家,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她是一个十分认真、执著、过细的人,丁点小事要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回,她迷茫无措,百思不解。既然诚心送礼,何苦弄得云遮雾罩?明说又有什么不好?
女人的心是藏不住话的。有一天,她忍不住把这件事说给一个自认为可靠的朋友听,那人信誓旦旦保密。哪里能管住人家的嘴,这事终于传开了,也传到了那朋友的耳里。有人看到了他刹那间的尴尬,什么也不说,耸耸肩悻悻离开。
只是,他仿佛在她面前蒸发,电话不接,人不见,多年的朋友说断就断。
她隐约有些感觉,哪会料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不可收拾的地步。
古筝还在原来的位置放着,久不打点,筝罩有了厚厚的一层灰,在偌大的房间里,显得孤零零的。
从此,她害怕掀开筝罩,因为那会触及心灵的伤疤。
这世间,许多事还是糊涂点好,其实不必都要去弄懂。
古筝无语,不是好好的么?打不打折扣又有何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