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重庆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通知》,通知要求教师做到有布置必批改,有批改必讲评,不得要求家长代批作业。笔者认为,此要求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值得借鉴。布而不批、批而不讲、家长代批等作法在我市一些学校也出现过,且家长反映大。
笔者外孙女就读的某小学可见一斑:每当学期结束,即开始寒暑假,老师惯例要给学生布置寒暑假作业。可在假期期间,学生完成作业却表现各一:有的学生认真去完成;有的学生互相抄袭;还有的学生直到临近开学时才应付了事。不同的学习态度,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开学了,有些老师检查寒暑假作业时也只是看是否做了,至于作业当中正误,就无暇顾及了。诸如这种教学现象,在平时学生的家庭作业检查中也存在过,甚至有时考试完了试卷也未发给学生,只是知道考分,更谈不上讲评了。
老师布置作业的本意,它就是促使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温故知新,反馈老师教和学生学的效果。老师通过作业批改、讲解,从而总结课堂教学经验,弥补不足之处。同时,学生也能及时明了及纠正作业中发现的问题,完善所学知识。如若有些老师将学生作业置之一旁,教学效果如何?难以体现。同时,也很容易导致个别学生,持敷衍了事态度去完成作业,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
当然,老师要批改几十个学生的作业工作量确实大,尤其是寒暑假作业。但又要顾全学生的学习质量,面对如此境况,笔者认为:其一,课堂作业随即检查,当堂讲评;其二,严格执行有关部门的规定,视其年级定作业内容、定作业量、定作业时间,不盲目“题海战术”与跟风其它资料;其三,平时课堂教学相应的家庭作业尽量做到全批改、全讲评;其四,难以批阅的寒暑假作业,老师也可在课堂教学中跟学生对答案让学生自纠,还可张贴标准答案供学生参考或组织学生相互讨论。对于当中的难题、疑题、易错题等,老师可重点讲解。
教学乃双方因素,只有充分调动教与学两者的积极性,教学质量方能稳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