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6日清晨,800余尾白鲢被放流至西湖,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围观欣赏,由此拉开了我市西湖公园黑臭水体整治收官之战的序幕。
在人工放流现场,记者看见两名工作人员划着小船,除白鲢之外,还往湖内投放600余斤河蚌及600余斤田螺,据了解,白鲢终生以浮游生物为食,还大量地吃腐屑物,河蚌及田螺能吞食淤泥中的腐化物质以及水中的微小生物、有机质颗粒,可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下一步还计划投放白脚虾等水生动物,有利于改善西湖水质。
为了提升西湖水体含氧量,改善水底植物及水生动物生存环境,施工方共在西湖湖面上安装了6台爆氧设备,定期开启设备,让水与空气充分混合交换,让西湖水中含氧量达到正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