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7点,参加活动的家长和学生陆续到达尚书堂教育培训学校船山路总校304教室。
熟悉课堂程序后,孩子们和家长进行了短时间的沟通,各自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家长们拿着教材、纸、笔坐在课桌间当学生,学生拿着上课评分表坐在后面给自己的父母评分。
7:30,上课开始。
课堂实录:
老师:尊敬的各位家长和亲爱的孩子们,大家晚上好!首先非常感谢家长们从百忙之中抽空来参加我们尚书堂举办的“做孩子一节课的榜样”活动。在尚书堂的课堂中,老师发现通过树立榜样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方式。孩子的身边会有朋友是榜样,也有同学是榜样,但是陪伴孩子最久的是父母,父母才是孩子们最重要的榜样。身教重于言传,说得再多,不如爸妈亲自示范给孩子看。为此,尚书堂特推出了做孩子一节课的榜样活动。希望它将给孩子的学习生涯和您的生活带来不一样的感动!
好,现在我们开始正式上课。
老师在银幕上推出课件画面:
猜谜语
身穿金甲亮晶晶,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一根金箍棒,足踏云鞋皆相称。
老师:同学们猜这是哪部小说中的典型人物呀?是谁?这部小说是谁写的?
学生(以下均为家长所当任的学生):是《西游记》中孙悟空。作者是吴承恩。
老师:同学们答得非常对。(掌声)
老师:每年一到寒暑假,经常播放《西游记》电视连续剧,对吧!咱们就来聊聊《西游记》。一说到《西游记》,你的脑海里是不是会马上闪现一些故事情节呢?现在咱们一块儿来仔细地瞧瞧,好吗?
老师随后播放动画片《三打白骨精》片断。
老师:刚刚呀,大家一起观看了短视频,这是《西游记》里的哪个故事情节?
学生:三打白骨精。
推出文字:三打白骨精。
老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一段。
课件推出板书:
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老师想向大家提几个问题:
1、为什么妖精都认为吃了唐僧肉能长生不老呢?
2、为什么作者吴承恩对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的动作描写都各不相同呢?这样写妙在何处?
3、孙悟空为什么不用筋斗云送唐僧去西天呢?
4、唐僧为什么只会念紧箍咒,不会念松箍咒?
5、为什么妖精抓到唐僧不马上杀了他,吃他的肉,每次都等孙悟空去救他呢?
这样的问题有很多很多,但是今天的时间有限,咱们重点解决第二个问题。
老师布置学习熟悉课文,课件推出板书:
一、整体感知课文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山势险峻( ) 峰岩重叠( ) 熟透( ) 斋饭( ) 骷髅( ) 脊梁( )
2、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请用横线画出白骨精“三变”的句子。
课件推出板书:
4、检查预习情况。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山势险峻(xiǎn jùn) 峰岩重叠(chóng dié) 熟透(shú) 斋饭(zhāi) 骷髅(kū lóu) 脊梁(jǐ liáng)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要素:
起因:白骨精想吃唐僧肉
经过:一变:白骨精先变成村姑,一打;二变:白骨精又变成老妇人,二打;三变:最后变成老公公,三打。
结果:都被孙悟空识破,第三次孙悟空终于一棒打死了白骨精。
课件推出板书:
二、品读课文
一变:它正要上前,见唐僧身边有猪八戒和沙僧保护,就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课文 第一自然段
课件推出白骨精变村姑短视频——静态图片。
老师:一变是变成美貌村姑。请同学们用成语来形容村姑的美丽。
学生: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如花似玉、倾国倾城、花容月貌、国色天香、冰肌玉骨、天生丽质等等。
老师:同学们都答得非常对。(掌声)
老师:好一位妙龄少女啊!猪八戒看到这样美貌的村姑会有怎样的反应呢?白骨精利用自身的美貌来伪装,这是什么计呀?
学生:美人计。
老师:同学们再来看看吴承恩原著是怎么描绘美貌村姑的?
课件推出板书:
美人计
月貌花容的女儿,说不尽那眉清目秀,齿白唇红。柳眉积翠黛(dài),杏眼闪银星。月样容仪俏,天然性格清。体似燕藏柳,声如莺啭(zhuǎn)林。——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老师:孙悟空有什么举动?
学生:打白骨精。
课件推出板书:
一打:说着,就朝妖精劈脸一棒。——课文 第三自然段
老师: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妙在哪里呢?
学生:用美貌迷人,打要害;迎面走来,所以劈脸一棒……
老师:同学们的回答都有道理。白骨精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课件推出板书:
二变:山坡上闪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手拄着弯头竹杖,一步一声地哭着走来。
—— 课文 第五自然段
老师:你见过年满八旬的老妇人吗?老妇人怎样的形象呢?
学生:白发苍苍……
老师:原著中对白骨精变老妇人是怎么描写的呢?我们来看:
课件推出板书:
老妇人
假变一婆婆,两鬓如冰雪。走路慢腾腾,行步虚怯怯。弱体瘦伶仃(líng dīng),脸如枯菜叶。颧骨望上翘,嘴唇往下别。老年不比少年时,满脸都是荷叶摺(zhé)。
——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老师:看到这样的一个老妇人,你会不会同情她?唐僧会不会同情她?
学生:会。
老师:白骨精利用了唐僧的怜悯之心,用了哪一计呀?
学生:苦肉计。
老师:孙悟空会不会上当受骗呀?
学生:不会,孙悟空有火眼金睛。
课件推出板书:
原著中孙悟空对老妇人真实身份的质疑:
八戒见了,大惊道:“师父,不好了!那妈妈儿来寻人了!”唐僧道:“寻甚人?”八戒道:“师兄打杀的,定是他女儿。这个定是他娘寻将来了。”行者道:“兄弟莫要胡说!那女子十八岁,这老妇有八十岁,怎么六十多岁还生产?断乎是个假的,等老孙去看来。”
二打:悟空见又是那妖精变的,也不说话,当头就是一棒。——课文第五自然段
老师: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妙在哪里呢?
学生:老妇人佝偻着腰,所以当头就是一棒。
课件推出板书:
三变:白骨精不甘心就这样让唐僧走了,又变成一个白发老公公,假装来找他的妻子和女儿。——课文 第七自然段
老师:原著中对白骨精变老公公是怎么描写的呢?我们来看:
课件推出板书及老公公画面:
手拄龙头拐,身穿鹤氅(chǎng)轻。数(shù)珠掐在手,口诵南无(mó)经。
——《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老师:白骨精为什么变成老公公?
学生:与前面变的村姑、老妇人是一家人,合情理,容易打动唐僧。
老师:大家答得很对。白骨精变成老公公,那老妇人就是他的妻子,美貌的村姑就是他的女儿,他们之间是互相联系的,这让唐僧的怒火更是火上浇油,更加认为孙悟空是无心向善、有意作恶了。总之一句话,不仅变成这样的白发老公公,还坐实了一家三口的关系,同时他数珠、诵经,说明他和唐僧是同道之人。那孙悟空打死了这样同样有佛教信仰的老公公,你说唐僧生不生气呀?
学生:生气。
老师:他还相信孙悟空的辩解吗?
学生:不相信。
老师:这老公公使的是什么计呀?
学生:离间计。
老师:孙悟空会信吗?
学生:不会。
课件推出板书:
三打:悟空抡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课文 第七自然段
老师:为什么用“抡”字?
学生:“抡”显示力量大,动作快。
老师:非常正确。
课件推出板书:
三、总结回顾
1、“三变”与“三打”
村姑——劈脸一棒
老妇人——当头一棒
老公公——抡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
2、白骨精的精心布局
美人计——苦肉计——离间计 环环相扣——连环计
3、说说白骨精的性格特点?
善于抓住别人的弱点进行针对性的伪装 ,善于变化,诡计多端。
老师:刚刚同学们和老师一起重点分析了白骨精的“三变”和“三打”,用一个字来形容,真是“妙”呀!然而我们也可以将这个字送给《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无论是言语上的表达,特别是对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还是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的情节设计,都让咱们感受到了中国古典小说的魅力,可谓“妙不可言”。莎士比亚曾说过“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个人在不同的时间段读同一个文本都能得到独特的审美体验,老师希望孩子们能多读读咱们的优秀传统文学作品。好了,下面请同学们做课堂练习。
课件推出板书:
四、课堂小练:
1、歇后语
白骨精开口——
白骨精的饭食——
白骨精三变——
白骨精骗唐僧——
2、从第五自然段中,哪个字能看得出老妇人是白骨精变的呢?
3、你觉得把课文标题改为“三打白骨妖”合适吗?为什么?
学生认真做题。随后老师公布答案。
1、歇后语
白骨精开口——不讲人话。
白骨精的饭食——碰都不要碰。
白骨精骗唐僧——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白骨精三变——诡计多端。
2、“闪”字,表示动作敏捷,不符合八旬老妇人的形象。
3、不合适。符合题意即可。
课堂结束。家长在便条上给孩子留言。小孩给家长阅卷,并给家长课堂表现从“上课听讲认真”“积极参与活动”“做题独立思考”等五个方面打分,并给家长留言。
认真听课
家长当学生,认真回答问题。
给爸爸妈妈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