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面十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2017年11月24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500
  三重要档期全井喷 

  《战狼2》单片达到56.82亿

  主旋律影片开始受热捧

  喜剧片依然受观众期待

  纪录频破背后,国产商业片市场创作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主旋律影片开始受热捧,除了频破票房纪录的《战狼2》之外,《建军大业》《空天猎》《十八洞村》等都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即将上映的《红海行动》也备受期待。

  IP改编回归冷静,《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嫌疑人X的献身》《悟空传》等影片票房虽不及预期但表现依然稳定,近几年包括网剧和网大在内的影视作品数量大增,伴随而来的是观众观影水平和甄别能力的显著提升,IP改编作品逐渐饱和,单纯追求明星阵容、制作优势已不再是各方努力的方向,深度开发、耐心打磨才是取胜之道。

  喜剧片依然受观众期待,并逐渐形成了多个具有票房保障的系列:开心麻花团队创作的喜剧系列,春节档的周星驰风格影片系列,徐峥的“囧”系列,都在形成中国电影的“喜剧新势力”。商业片之外的各种小众电影类型和题材也获得了更为广阔的放映空间。截至11月20日,全国共有影院9400家,银幕49721块。如此广大的放映空间下,《冈仁波齐》《八月》《77天》等文艺片,《二十二》《重返狼群》等纪录片,《熊出没》系列、《赛尔号大电影》系列、《十万个冷笑话》等动画片品牌,《明月几时有》《时间去哪儿了》《荡寇风云》《龙之战》等主旋律影片都在市场上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冈仁波齐》作为国产文艺片,在《变形金刚5》的强大压力下票房过亿,体现了观众观影口味的转变,给了国产文艺片更多信心。

  500亿票房之路

  国产影片占比达52.4%

  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始终以年均30%左右的增长率保持高速增长。2012年,全国电影票房170.73亿元,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电影市场;2013年,突破200亿元;2014年,逼近300亿元;2015年,达到440亿元……正当人们期待着2016年中国电影市场突破500亿元的时候,当年票房却仅较上年增长了3.73%,以457亿元收尾。一时间,有人说中国电影市场已经触到了“天花板”,也有人认为中国电影市场高速发展的神话已经结束,进入了漫长的低速发展期。然而,今年以来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态势,对这些言论给予了有力的回击。

  3月1日,100亿元,用时60天,比2016年晚6天。

  5月6日,200亿元,用时126天,比2016年提前16天。

  7月21日,300亿元,比2016年提前了10天。

  9月5日,400亿元,比2016年快两个月,其中290部国产电影贡献票房210亿元,57部进口电影贡献190亿元。    

  11月20日下午6时57分,中国电影年度票房突破500亿元,国产影片票房262亿元,占比达到52.4%。中外影片票房过亿的82部,过十亿的13部。

  2017年剩下的时间里,还有《红海行动》《芳华》《妖猫传》《机器之血》《奇门遁甲》等优秀国产片入市。多位市场人士预计,2017年中国电影市场观影人次预计能够突破16亿,票房有望冲击550亿元。

  春节档1月27日至2月2日七天(除夕至初六)总票房33.55亿元,总人次8852.64万人次,票房比2016年春节档增长8.66%。1月28日(正月初一)单日票房创下8亿元新高。

  暑期档(6-8月)票房产出约为163亿元,相比去年的125亿,增长38亿元。共上映影片140多部,其中票房过亿影片22部,票房过5000万影片11部。

  国庆中秋节档(10月1日-8日)以八天26.29亿的成绩收官,除10月8日外,其余每天票房都超过3亿;八天共吸引7720.36万人次观影,同比去年(10月1日-8日)增长42%。总票房与观影人次都创下了国内“十一”档期新纪录。

  国产片《战狼2》单片票房达56.82亿,总观影人次达1.59亿,成为《星球大战:原力觉醒》之后全球范围内唯一一部单市场票房突破8亿美元的电影;在国庆档夺冠的《羞羞的铁拳》累计票房超过22亿,刷新2D电影内地票房纪录;《速度与激情8》打破进口片票房纪录,《摔跤吧!爸爸》打破印度电影内地票房纪录,《看不见的客人》打破西班牙电影内地票房纪录,《天才枪手》打破泰国电影内地票房纪录。

  中国电影市场

  首破      亿大关

  中国电影市场已经迈入500亿时代。

  20日晚间,来自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的数据显示,中国电影年度票房突破500亿元,用324天首次突破500亿元大关,观影人次达到14.48亿,同比增长19%。

  国产影片票房262亿元,占比达到52.4%。中外影片票房过亿的82部,其中票房过十亿的13部。

  “截至11月20日,我国已经拥有影院9400家,银幕49721块,是全世界拥有银幕数最多的国家。如果说过去我们要解决的是观众看不到电影的问题,今天要做的就是怎么让观众看到更好的、自己想看的电影。”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贾磊磊说。这也对中国电影市场的下一步发展提出了挑战——影院多了,观众的要求高了,分众化的需求日益形成,市场如何才能在精耕细作中满足人们不同的观影需求?

  当然,500亿元票房背后,也可以看到中国电影行业十几年高歌猛进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也日益显现。2017年迄今为止的500亿元票房中,国产票房为262亿元,占比52.4%。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电影持续多年始终占据着本土电影市场的主体地位。然而,也正是在这262亿元国产片票房中,票房排名前两名的国产片《战狼2》《羞羞的铁拳》就占到国产片总票房的30%,影片质量的良莠不齐由此可见一斑。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电影在下一阶段的转型升级中,必须进一步提高创作质量、优化产品结构,以更加多元化的创作、更加专业的服务,更好满足观众日益多样化的观影需求。

  500亿票房背后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也日益显现

  票房不是衡量产业发展健康与否的唯一目标。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最显著的变化表现在,观众口碑对电影票房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中国电影市场规模的扩大已经不再以影院建设、银幕数增加为单一动力,观众对电影艺术水准和工业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影好不好看、口碑好不好对观影决策越来越重要。”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说。

  由中国电影资料馆联合艺恩咨询开展的“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显示,2017年已结束的各个档期中,观众满意度均保持在80分以上,其中春节档满意度80.9分,春季档满意度81.9分,五一档满意度82分,暑期档满意度85.7分,国庆档满意度83.5分。

  青年人才的成长是一个国家的电影行业保持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因素。2017年截至目前,全国电影票房前三名中,《战狼2》和《羞羞的铁拳》都是青年导演的作品。

  近年来,加强对青年电影人才的培养力度,越来越成为电影行业的共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从2013年到2017年每年举办“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还每年组织优秀青年导演赴美国好莱坞学习调研。与此同时,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的“青葱计划”、贾樟柯导演主导的“添翼计划”等,也都从创作理念、资金、资源等多方面为青年人才提供支持。“青年电影人才对新理念、新科技的接受能力非常强,正在创造属于当下中国的新的电影语言和电影表达,也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电影工业化水平的提升。”尹鸿说。

  青年导演人才辈出

  观众口碑越来越重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500
衡阳晚报版面十四A14500 2017-11-24 2 2017年11月2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