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09月18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机器人法官断案,你放心吗?
  →

  世相观点

  刘  琛

  “如果离婚,小孩子的抚养权会判给谁?”面对当事人的咨询,四川崇州市法院的机器人“小崇”在与当事人进行几轮问答后,很快就给出了一份“孩子抚养权评估结果”。它的答案与法官判决基本一致。有媒体调查显示,全国至少已经有半数以上省份的法院引入了人工智能,它们正逐渐参与法官办案的流程。

  提高案件解决的效率,可以说是机器人进军法律审判领域的直接动因。比如,江苏苏州法院的“智能平台”,应用5分钟就可以生成一份法律文书,给法官判案提供有效的参考。效率有了保障,公平断案对“铁面无私”的机器人来说也不在话下。在现实案件审理中,往往会出现“类案不同判”的问题,而机器人不受主观情感影响,只是依据相关法律条文,更能做到“一视同仁”。同时,人工智能审判系统还可以根据大数据对判决过的案件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对相关案件给出最接近法律条文的判决建议,防止人工疏忽导致的冤假错案。

  那么,机器人能不能成为合格的法官呢?现在说还为时尚早,或者说法官并没有那么好做。正如很多著名的法官多是上了一定年纪、有一定阅历的人,他们不仅读万卷书,还积累了足够多的知识和经验,以便去判断那些随时出现的未知事物。再者,司法办案不仅仅是一个相关法律条文积累、筛选的过程,还需要法官大量的说理和逻辑来推动审判。所以,以目前的技术水平,年纪轻轻的机器人只能是老老实实地在人的引导下做好辅助工作,成为合格的法官还“路漫漫其修远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老人带孙子累出抑郁症, 别不当回事
按“生活习惯”分宿舍也有弊
机器人法官断案,你放心吗?
用志愿精神锻造高贵的城市品质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机器人法官断案,你放心吗? 2017-09-18 2 2017年09月1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