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面十五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07月19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暑假的“消逝”,是个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

  察者看台

  何越华

  “暑假如果利用得好,可以巩固知识,孩子的成绩能提高一大截!人家都说,不怕同桌是学霸,就怕学霸过暑假。”

  “一个小学生,有必要通过补习班来重复学习那些简单的知识吗?这几年,国家一直在为中小学生减负,孩子通过学校的课堂学习,基本上就能掌握相关知识。”

  又是一年暑假期。还记得去年这个时候,大哥给上小学二年级的孙子报了数学和英语补习班,侄儿不同意,于是父子俩发生这样的争执。

  如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几乎成了每个家庭的两难选择,这样的家庭辩论恐怕时有发生。近两天,网络上又流出一个段子,说的是一个女学生因不堪忍受补习班给贫困的父母增加负担而跳楼,斥责了学校老师“上课留一手,用于下课补”的不良现象,着实令人警醒。

  暑假本来是休闲放松的时光,教育部也明令禁止各种不必要的补习班;但个别地方,补习班几乎把不少学生的剩余时间填满了。要笔者说,如果一味地将暑假耗费在补习班中,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而言,未必就是件好事。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一个好学生的标准。而补习班,侧重的是学生智力层面的发展。应该说,在我国当前教育体系中,孩子们在德、体、美和劳动教育方面更需加强,需要在假期的一些实践活动中展开。比如,城里孩子,可以趁暑假到乡下体验农业劳作,亲近和感受一下大自然;而农村留守儿童,可以去看看在城市打拼的父母,了解父母工作的不易,从而增进亲情。

  不过这样的暑期生活,距离孩子似乎越来越遥远。不少家长把孩子送往补习班,也是不得已。每到寒暑假,因为大人要上班,家里孩子没人看管就乱了套。留在家里,担心孩子沉迷于电视、游戏;让孩子外出玩,又担心各种各样的风险……权衡再三,反倒是放在补习班最省心。这种情形,不只出现在大城市,在一些小城镇乃至乡村也不少见。

  诚如是,不少孩子利用暑假,实现了“弯道超车”,把原本成绩差不多的同学,给甩在了身后;只是,复杂的社会生存法则,把孩子们原本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剥夺了,使他们成了在各种各样补习班中赶场的机器。

  有观察者称,暑假的消逝,只是现代社会中人们失去童真的一种表现。很多家长,就是这样矛盾:一边怀念自己小时候打弹弓、摘野果、看露天电影的暑假生活,一边蛮横地把孩子们带进一个满是数学公式、英语单词等抽象符号的世界。

  学校的学习时间和课程安排等,应该说是国家对孩子们进行规范训练的精巧设置;寒暑假期,更适合孩子们释放喜欢自由、追求自由的天性。如何安排孩子的假期,已经成为一个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它关系到工作、休假等一系列的制度调整和安排,更关系到给孩子们一个怎样的童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暑假的“消逝”,是个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逃票”警示民航安检漏洞
“暑期游泳培训火”何尝不是件好事?
衡阳晚报版面十五A15暑假的“消逝”,是个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2017-07-19 2 2017年07月1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