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07月15日 星期六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智能手机碎屏竟可自愈
  智能手机屏是越做越大,虽然能给我们带来很好的体验,但屏幕磨损与碎裂的几率也随之增加。而换屏有多贵,换过的朋友一定深有体会。

  据报道,现在美国加州大学已经有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可自我修复”的材料,这种材料有望从根本上解决手机屏幕划痕、破裂的问题。这是一种可拉伸的离子盐聚合物,由于特殊的离子与分子相互吸引,因而可达到自我修复的功能。

  此次发现的材料号称是世界上第一种可以应用在触控屏幕上的自愈材料,预计将于2020年正式进入消费电子设备领域。

  阳光下自我修复

  值得注意的是,“光”在这项技术中可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教授认为:“当你的手机屏幕被划伤时,你可以将手机放置在窗口的阳光下,24个小时后,手机上的划痕就可能已经自我修复了。”也就是说,如果这项技术被应用于实际,以后手机屏幕再有损伤,只需让它晒晒太阳即可自愈。

  自我修复材料一直是科技界研究和找寻的重点,除了电子设备的修复之外,自我修复材料还可广泛应用于医疗、军事及可穿戴设备等领域。这种有趣又强悍的材料能够为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极大的助力。虽然自我修复材料距离真正的应用似乎尚有距离,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实现大规模的广泛应用可能性极大。专家表示:“基本上在三年之内,拥有自我修复能力的产品将会进入市场,并且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对于智能手机产品来说,将会实现比现在更强悍的技术。”

  “共价键”是关键

  这种材料的修复能力,其实不仅限于划痕。它是一种可拉伸聚合物和离子盐,自我修复功能是因为特殊的离子与分子相互吸引而实现。当其被分为两半后,可在24小时内实现自主修复和连接,并且在拉伸到原来50倍大小的情况下,依然不会被分开。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分子之间的“化学键”。

  研发团队的负责人Chao Wang解释了这种现象,称之为“在两种材料之间的化学键上出现了共价键”的现象。共价键一旦连接后,彼此之间的连接会相对更稳固,非共价键则比较容易被分离。比如氢氧之间的连接,尽管被不断地分离和打破,依然还是能够形成流水的形态。研发团队开发出这种化合物正是利用偶数离子键、带电离子和极性分子之间的力实现自我修复的效果,于是就有了“自愈”的效果。       据新华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揭开了宇宙 “暗黑时代” 末期的神秘面纱
神秘二趾型凶猛恐龙 1.7亿年前漫步伊朗大地
天文学家发现已知 体积最小恒星
智能手机碎屏竟可自愈
衡阳晚报版面六A06智能手机碎屏竟可自愈 2017-07-15 2 2017年07月1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