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家住祁东县灵官镇大同市村的刘广,今年13岁,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少年。往年这会,他应该已经考完期末考试,领了成绩单去和云南务工的父母团聚。
刘广一家人都出身农村,父母一直都在云南务工,刘广还有个哥哥,在外面当兵。云南那边工资并不高,刘广父母又做的是体力活,一年下来挣得钱也就勉强够一家人糊个口和供刘广上学。
但是今年刚升初一的刘广却没能参加期末考试,因为考试前一个多月,他发现自己身上鼓起了好多个包,刚开始他害怕不敢说,洗澡的时候被外婆看到了,外婆觉得情况不对,好好的怎么会身上鼓起这么多个包呢。于是立马带刘广到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查,检查的结果却让一家人的心都跌入了谷底。
年仅13岁的刘广被确诊为急性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Ⅳ期。主治医生罗医生告诉记者,这个病的Ⅳ期已经到了最晚期,就是平常我们所称的血癌晚期,而且T型的预后效果不佳。单靠化疗,效果再好,也只能多维持三年的生命,唯一的生存希望就是进行骨髓移植。
骨髓移植这条救命之路也并不好走,光是骨髓移植手术就要三十来万,术后的排斥反应也是一笔不小的花费,少则二十来万,多则上百万,要视反应情况而定。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这笔巨额治疗费用无疑成为了刘广救命路上的“拦路虎”。
一得知小儿子身体出了问题,夫妻俩立马从云南赶了回来,陪着孩子开始在医院做化疗。罗医生说,根据孩子的病情,目前只能先做化疗,让身上肿起来的淋巴结都消下去,并在这个过程中去找配对的骨髓。最好希望刘广哥哥的骨髓能和刘广完全相合,用完全相合的骨髓进行移植,排斥反应会小很多。如果刘广哥哥的骨髓和刘广配不上,那就只能去中华骨髓库里面找完全相合的骨髓,但希望就小很多,先不说能不能找到,找到以后人家还愿不愿意捐也是个问题。要是实在找不到,就只能用父母的骨髓进行移植,做半相合骨髓移植,术后出现排斥反应的可能性就大很多。
刘广的母亲听罗医生说着病情,一边抹着眼泪,一边说:“再难也要救我的孩子,他是个特别好的孩子,还说要回学校考试,出现化疗反应后他很坚强,都没怎么吭声,从小到大都特别为我们着想。他还那么小,一定要救他……”
如果有爱心人士愿意为这个年轻的生命奉献一份爱心,请联系,电话:18388876185;银行卡号:6210987300005710876
母亲陪护着刘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