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面十五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03月09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苏秆汤
  雁郊原乡

  陆亚利

  老家将紫苏笼统称作苏秆,或许源于夏秋收获的紫苏,叶子干枯,大都随种子飘落,只留下烟色的茎秆,学名苏梗。

  紫苏随遇而安,无需肥料的滋养,任由阳光雨露的滋润。春风前后,雨水肆意浇注,暖阳和风照拂,紫苏忍不住大半年的寂寞,冲破松软潮润的紫土,撑起四片嫩紫的叶片。苗儿一天一个样地疯长,一棵挨着一棵,叶片飞快遮蔽小草,抢走绿草的风头,披盖屋后的空坪隙地。一片又一片的紫色,油光欲滴,打破绿意盎然的垄断,仲春的屋场,透着别样的生机。桃形锯齿叶面渐渐褪去油光,朝叶尖伸展的叶脉愈加清晰,密密匝匝簇成一片暗紫。长在肥土上的,茎秆高挑壮实,鹤立鸡群,遮盖旁边的小株棵。一阵微风吹过,高低错落的苏叶翻卷起伏,时而暗紫时而嫩紫,不断变换着色调。

  历夏入秋,紫苏窜出一两尺高,结籽枯败,屋后一片烟色。晴好天,连根拔取,苏籽伴随苏叶纷纷抖落,留下来年萌发的希望。晒干扎捆,收储到系在楼枕下的吊筛,满屋溢起淡淡的苦香。

  少时对种子萌芽异常好奇,喜欢跟着父亲伺弄瓜菜苗子。来到屋后查看苗情,见满地紫苏秧子,问父亲:“  播种子,苏秆吗就长出来哒耶?”

  父亲笑言:“苏秆不需要下种子,先年结的籽掉在地上,第二年开春自己会发芽,长出苗子。”

  “哦,那苏秆是野生咯口罗!”我明白了。

  “是咯,从来  看到哪个留苏秆种子,它们都是自生自长。”父亲确证。

  “苏秆有吗用啊?”我又问。

  父亲回说:“苏秆是一味好药,熬水喝,散寒解表,行气和胃,治风寒感冒,飞灵咯!”

  我又问:“除脱做药,还有吗用嘞?”

  父亲有些不耐烦,说:“咯都不晓得啊?苏秆叶子作相料(佐料),煮鱼去腥味,煮肉添香气,比吗个都好!”

  我自小记住父亲的话,知道苏秆能够防病治病,又可去腥佐餐,是个农家宝。

  端午到了,队里网鱼过节。男人提着砧板,搁到阶沿的磨刀石边,挽起袖子,嚯嚯磨响菜刀。筲箕里的黄皮草鱼,似乎感应刀俎的无情,偶尔挣扎着跳荡几下。男人三下五除二,剖杀完鱼儿,提水冲洗砧板,抢食鱼腥的猫狗、鸡鸭们,闪开一下又围拢来。男人点上一支烟,坐在阶基上,憧憬青椒紫苏煮鱼的滋味。女人端起两大碗鱼块,放进碗柜,转身来到屋后,摘取一小把紫苏叶。

  烧燃铁锅柴火灶,鱼块入锅过油,冷水煮至汤汁奶白。撒入刚出新的青椒和姜蒜,灶屋辣香四溢。出锅放盐之前,加进鲜嫩紫绿的紫苏叶,辣香里泛起清香,盖过残存的鱼腥味。两大头碗青椒煮鱼上桌,霸气地冒着热烈的鲜香。小孩子知道紫苏微苦,筷箸频频夹取鱼块、青椒,故意避开紫绿软和的苏叶。大人夹起苏叶塞进嘴里,一边有滋有味地嚼着,一边絮叨:“苏秆苦阴阴的,清热解表,对身体有好处,吃点子就怕烂死啊?”小孩子皱着眉,毫不理会。吃完满满一大碗饭,又添上一碗,舀取鱼汤汁拌和,狼吞虎咽下肚。不过一刻功夫,鱼碗率先见底,其他大小菜碗备受冷落。青椒鲜辣,紫苏回甘,人人口舌生津,满额微汗,大快朵颐。

  隆冬时节,寒气逼人,家家户户未雨绸缪,熬煮一铁鼎锅苏梗汤,每人喝上一大碗,预防伤风感冒。汤汁苦涩,我们小孩子愁眉撮口,不忍下咽,只顾扒拉汤里的豆子,品嚼豆香。

  “又  得病,吃吗药口罗?丫苦咯,不想喝!”小孩子一脸不高兴。

  爹娘好言相劝:“苏秆汤是茶不是药,吃了不得伤风感冒。现在不吃,将来得病哒,打针好痛口罗!”

  讨价还价,扭捏一番,特许加点金贵的红砂糖,我们才勉强灌进大半碗。温热的苏梗汤回暖全身,顿觉神清气爽。

  家人偶感风寒,头疼脑热,咽干眼赤,畏寒怕风。主妇不由分说,拿出陶药罐,加入一束苏秆、几片橘皮、一撮葱姜,满水文火,熬制一大碗苏秆汤。趁热喝下,厚棉被蒙睡,发一身汗,症状果然减轻许多,不日即愈。小孩子怕苦不肯喝,大人乘机要挟:“那就扯痧、打针吃药!”那样更痛更苦,小孩只好乖乖喝下。

  那时乡下医疗卫生条件有限,卫生防疫工作抓得紧。经常搞爱国卫生运动,宣传喝开水不喝生水,勤剪指甲,饭前便后要洗手。统一打扫房前屋后垃圾,清理阶沿沟  ,茅房施撒石灰。屋内烧苏秆、艾秆,熏杀蚊虫,除浊祛瘟,家家烟雾缭绕。开展清洁卫生评比,好的和一般的家庭分别贴上“最清洁”“清洁”的红纸条。少数不清洁的人家,屋里像个牛栏,评比组毫不客气,往门板贴上有扫帚图案的绿纸条。过后,主妇骂骂咧咧,动扫帚清扫一遍,撕扯下纸条。习惯使然,下回脏乱照旧,又被贴上扫帚图案。大队定期发放宝塔糖,多数小孩子次日会拉出大把蛔虫、钩虫。宝塔糖为驱虫药,甜腻腻的,我们平常难得吃上糖,竟然都想多吃一颗。

  每到开春,政府都要组织预防疾病统一行动。按照上级部署,女卫生员负责熬制苏秆汤,预防流感和乙脑。洗净队里煮猪潲的龙头锅,倒入两排桶水,放进几大把苏秆,半撮箕大豆,少许臭草、牛膝、甘草、葱姜,旺火熬煮。傍晚,各户端回一脸盆,见人一大碗。我们小孩子决然不肯多喝,大人便吓唬,说是政治任务,不喝得了病影响别人,还要告诉学校老师,打个品行不及格。连哄带骗,又多扒拉一些豆子,我们才眯眼端起碗。一咕噜喝完,打着苦涩的饱嗝,肚子叽里咕噜直响。赶紧嚼食碗里的豆子,掩盖汤汁的苦味。

  那时儿童计划免疫局限于注射麻疹、白喉、流脑疫苗和种牛痘,要求一个对象不漏。赤脚医生下队打预防针,小孩子怕痛,吓得东躲西藏,被大人追得鬼喊鬼叫。记得一年春季,大队统一安排在学校打疫苗。学生们一个个勇敢地撸起袖子,等待注射。按排序,我的名字已经被预打钩。看着有些同学尖喊尖叫地哭,一向胆小的我更怕痛,鼓足勇气,趁着混乱,做贼一般躲到教室后头。全班“打完”疫苗,粗心的赤脚医生转到下一个班级。我逃过一针,像捡了个大便宜,暗自高兴好几天。心里又害怕,漏打一针,会得传染病,害人害己。想起曾经喝了许多苏秆汤,祈望能抵御瘟病的袭扰,便又得到极大的安慰。

  乙

  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做寿衣的女老板
管它春夏与秋冬
苏秆汤
衡阳晚报版面十五A15苏秆汤 2017-03-09 2 2017年03月0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