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亚华
本报讯 “古樟遭遇拆迁修路将何去何从”一事,经本报12日7版报道之后,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热心市民纷纷致电本报热线8611110支招,大多建议应采取就地保护的办法,让古樟存活下去。
晚报甫出街,雁峰区园林部门迅即遣人派车赶赴高兴村6组,对古樟展开了实地查勘测量,现场实录显示,这株古樟伟岸挺拔,胸径达2.2米,树冠直径达10米,枝繁叶茂,长势良好。但因受周边生长环境影响,年岁久远,倚靠在砖墙旁生长,树身早已“空心”,部分树干腐朽,亟待救护。
雁峰区园林部门负责人马建民称,古樟异地移栽,存活的概率较小。他认为,这株古樟生命力顽强,根系较为发达,因恰处于土坡之上,移栽对古樟伤害较大,且存在一定困难,而就地保护,存活的机率会大大增加。
这一观点得到了不少园林专家的认同。“胸径达2.2米的香樟,树龄至少100年以上,应紧急挂牌保护起来。”市园林局总工程师肖伟生分析,这株百年古樟没有挂牌,可能是位处砖房墙缝之间,先前普查疏忽遗漏所致。
“目前,我市中心城区百年以上挂牌保护的古树名木仅67棵。”市绿委办负责人表示,我市正全力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将对城区古树展开新一轮普查,并尽快对这株古樟进行挂牌保护,同时会同林业专家一道,研究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保护办法,力保这株古樟健康成长。
“南二环”道路建设方衡阳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总工程师钟爱军告诉记者,目前,雁峰区高兴村6组地段仍处于征地拆迁阶段,他表示,建设方将想方设法实现原地保护,留住这株弥足珍贵的百年古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