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浩然
早段时间,我乘车去高新开发区参加同学聚会,在公交车上碰到这样一件“怪事”:
因为那天早晨,正好是上班高峰期,公交车上乘客较多。我刚上车,一个年轻人马上站起来,主动让位给我坐,我说了声“谢谢”,那年轻人笑着说:“不用谢!” 与此同时,我才看见坐在年轻人前面座位上的一位小女孩也站了起来,见我已坐下,就不好意思地朝我笑了笑坐了下来。
我正准备为那个小女孩的举动点赞时,只见那个小女孩又站了起来,主动让位给一个大叔,那位大叔却是毫无表情就坐了,让小女孩靠在座椅旁边站着。我于是对这个小女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发觉她开始时心情非常快乐,脸上洋溢着做了好事后开心的微笑,但不久,我发现她慢慢地失去了笑容,好像几次想开囗说话又没说了。我在心里猜测,究其什么事使她欲言而止?估计她会开囗说话的。
果然,这个小女孩开始说话了,就在她快要下车的那一瞬间,她碰了碰那位大叔轻轻地说: “大叔,你说声‘谢谢’就这么难吗?!我等了你好几站喽,你连对我笑一笑都沒有,为什么啊?” 站着和坐在旁边的乘客都笑了,唯独那位大叔没笑。
这一下子,我对那位大叔没了一点好感,这样冷冰冰的人,没有一点人情味。其实,这样的人,在当今社会上经常可以看见,无论别人为他做了什么,他们都没有一点点反应。得到了别人的帮助,他们却丝毫不觉得是什么善举而无动于衷,我想,可能是他们认为别人的帮助是应该的,根本不需要去谢。
其实,小女孩并不是在等待他的回报,而只是在等待一种回应,让微笑来解答她心里的疑问。可能她在心中猜测,为什么他态度那样冷冰冰?为什么他连“谢谢”都不会说?难道他没读过书上过学?难道他的老师沒教过,接受别人帮助时要说声“谢谢”吗?
是啊!如果说春风来了,没有一朵花响应而开,没有一棵草破土而出,这算什么春天?所以我说,善行不求回报,但求回应。如果人一旦冷若冰霜,无动于衷,这善举又有什么意义?善举应有善意的回应,善意的回应才是对善举最佳的点赞。
只有这样,社会才更加温馨,才更加和谐,尊老爱幼才会形成氛围,世界才真正充满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