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面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09月26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能释放思乡情愫的地方
  印象井头江之“乡愁篇”

  无论你走多远,飞多高,家乡的美食,总离不开你的记忆。

  记得一个名人说过,和乡愁相关的四要素是:故乡的山水、儿时伙伴、美食与方言。除了这些,故乡无处可寻,乡愁也无处安放。

  在井头江镇的一家土菜馆里,面对一碗碗散发着浓郁香气的土菜,我和我的向导,在品味美味的同时,再一次聊起了井头江的美食文化,并把它与乡愁扯到了一起。

  向导说:“从井头江这方圆几十里土地走出去的人们,无论是去了县城、市里和省城,还是住到了北上广,他们思念故乡时,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故乡的野菜、薯粉条和豆腐。所以,远在异乡的井头江人,对故乡的美食是很有感情的。每次回到故乡,总要重新品味故乡的美食,而离开故乡时,都要带走大包小包的土特产,分享给远方的朋友和同事……”

  我说:“你说你以前在广东打过工,你那时也在远方想着故乡的美食?”

  他说:“在外地他乡,常常得思乡病。在广东的时候,我吃不惯那里的东西,每一次请朋友聚餐,都去街头找湘菜馆,吃家乡菜才过瘾呢。回到家里,总要带好吃的去,比如家乡的米酒、萝卜榨、红薯片、薯粉条、还有豆腐……”

  向导的话让我突然想起了一句诗:我们的舌尖上,总是荡漾着对故乡最真切的思念……

  我接过向导的话茬说:“这种现象,可能是50后、60后和70后的身上才会存在,80后、90后、00后可能没有了呢。”

  向导立即予以否定,他说:“不对,不对,我认识镇里的王老师,他的女儿是80后,在广东做公务员,王老师每年都往那边寄土特产。有一次我在邮局碰到他,他正给他的女儿寄东西,寄的也是萝卜榨、荷折皮、薯粉条和油豆腐之类。他说他女儿就是喜欢吃家乡的东西,每次回家都会带不少去广东。”

  正说着,邻桌的一位男人站了起来,笑着说:“你们说什么呀,不要讨论了,你们看看!”

  这人四十来岁,身材颀长,挺拔帅气,有一种儒雅的风度,他拉开自己带的几个布袋,露出了几样土特产,那是萝卜榨、薯粉条、豆腐干、油豆腐……

  我笑了,说:“您也有乡愁之病?”

  他爽朗大笑,然后用家乡方言说:“外出的人,都会留恋自己爬过的每一座山,喝过的每一眼泉水,咂过嘴的每一种家乡菜。”

  我立即觉得他是一个有文化内涵的人,向前握住他的手,问:“先生,贵姓?本地的?”

  他告诉我,他姓熊,老家在大云山下,祖籍属于清潭口,前些年在广东打拼,现在回到了衡阳市。

  遗憾的是我们没时间深谈,他还有很多事要去处理,他开车走了。

  我回头对颜向导说:“这人很有故园情怀,姓熊,祖籍又是清潭口的,去打听打听,他与清潭地下党支部有联系没有,与井头江豆腐店有联系没有……知道吗?发展当地经济,繁荣当地文化,需要人才,需要投资,需要人脉资源……这是一条重要的线索,要抓住!”

  向导笑着说:“哥们都是搞文化的,这样搞起来有点像搞情报了……很有神秘色彩了。”

  我说:“你们井头江,本来就是一个很神秘的地方嘛。”  (撰稿:野山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下月起城市公立医院 全面取消药品加成
甘建华荣获首届丝路散文奖
能释放思乡情愫的地方
全市53.75%的 耕地被流转
我市试水 “一户一产业工人” 培养工程
衡阳晚报版面四A04能释放思乡情愫的地方 2016-09-26 2 2016年09月2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