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周连武
实 习 生 陈玲玲
本报讯 昨日,家住衡州大道附近的市民张先生向本报反映,去年1月份建成的衡阳市首个“立体花墙”,这个夏天没了昔日的美观,墙上的植物枯萎大半。市园林管理局相关人员介绍,花墙枯死与最近高温,以及花墙选取的苗木种类有关,相关部门将于11月份左右进行补种。
据悉,这面“立体花墙”于2015年1月份建成,位于衡州大道珠晖区杜家冲段护坡上,总面积达1000平方米,花墙平均高度达10米,由1500余个长方形的不锈钢立体框构成,每平方米的框中盛有0.15立方米的土壤,选取月月桂、红桎木、金森女贞3种近20万株植物进行分块种植。
昨日上午,记者赶到现场核实情况,看到整面“花墙”的植物已枯死大半,“花墙”底部积累了厚厚的枯叶。当日,记者将情况反映到市园林局,该局绿化科科长刘成介绍,这块立体绿化墙建成后已移交给珠晖区园林局管理。今年4月份通过公开招标,管护工作交由湖南鑫茂园林建设有限公司在做。
“立体花墙”为何会出现大面积的死亡?刘成解释说,这与立体绿化种植的苗木有关,目前枯死的多数是红桎木,“立体花墙”的土少,蓄水能力差,加之近来持续的高温,这些都严重威胁着红桎木的存活。刘成表示,目前天气炎热不适合补种,预计相关部门将在11月份进行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