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骚归牢骚,人虽然是老了,但并不是“没用了”,更不是“狗屎 ”。尽管社会上有些人,不尊重老人,我们也不要计较,更不要自寻烦恼。抬起头,挺起胸,自己尊重自己。做到“修身”“养性”颐养天年,快快活活每一天。
我常对老友们说: 养身,先养心。而所谓“养心”,就是要放下心态,摆正位置,让自己的心闲下来,力求做到心静,心平。 而要真正让自己的心闲下来,就不要“瞎操心”。过去不是有句俗话叫“儿孙自有儿孙福。”吗,儿女们都有自己的工作,都有自己的处事方式 ,作为老年人一定要将“操劳心”放下来,把不必要的“担心”放下来,不要包揽一切。要知道,很多时候,你的“担心”就变成“多虑”,而“多虑”则会伤身。所以,作为老年人更要以“悠闲之心”,平静地看待自己的儿女,更多时候装一下糊涂也未尝不可。
而要真正让自己的心闲下来,就不要“这也看不顺眼,那也看不惯”,以一颗“宽容心”对待一切。要知道社会是个大舞台,所有的人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所以老人退休后,不要总是带着有色眼镜看社会,不要总是用“旧眼光”看今天发生的一切。要以健康的心态、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
不过,让心闲下来,并不是说,要你去做一个“无所事事”的“闲人”,心可闲,事不能闲。所谓“事”不“闲”就是在不自寻烦恼的基点上,多看看书,多看看报,多参加一些娱乐健身的活动,多做一些适合于自己的运动,多干一些公益活动,为自己找点“事”做,让自己的身体“忙”起来,只有这样,心,也许真的闲下来了。
“闲”实则是一种“静”,一方面心是“闲”的,另一方面身是“动”的,这种“静”与“动”的有机结合,有益于修身养性。心“闲”了,烦恼自然就溜走了,身“动”了,快乐就回来了,何乐而不为?
为自己找点“事”做,让自己的身体“忙”起来,只有这样,心,也许真的闲下来了。且看——
刘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