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面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07月09日 星期六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第七次
北极科学考察队
7月11日出征
  7月11日,在2016年“中国航海日”到来之际,中国第七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将乘坐“雪龙”号极地科考船从上海起航,出征北极。

  中国第七次北极科学考察是我国“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和评估”专项中的第三个航次。考察队共128人,计划在北极太平洋扇区的我国传统考察区域,进行北冰洋海洋水文与气象、海洋化学、海洋生物与生态、海洋地质、海洋地球物理、海冰动力学、热力学等多学科综合考察。历时78天,预计总航程10000多海里,计划9月26日返回上海。

  在为期两个多月的考察期间,考察队将在白令海、白令海峡、楚科奇海、楚科奇海台、门捷列夫海脊、加拿大海盆和北冰洋高纬海区,计划设置82个多学科综合观测站位、30个备选站位、2个锚定潜标长期观测站位、1个锚定浮标长期观测站位、2个沉积物捕获器回收与投放站位。同时还计划在北冰洋的浮冰上,设立6个短期“冰站”、1个长期“冰站”进行多学科冰上考察。

  我国是北半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北极地区气候环境的变化过程深刻影响着我国气候与环境的变化,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开展北极科学考察对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自1999年开展首次北极科学考察以来,我国迄今已开展了6次。17年来,我国科考工作者对北极海冰、海洋和大气变化进行了系统观测,深入研究北极海洋环境快速变化与我国气候的关系,取得多项重要科研成果,科学揭示了北极海冰消退与中纬度国家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

  目前,北极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已引起全球科学家的共同关注。在中国第七次北极科学考察期间,我国还邀请了来自美国、法国的科学家一起登上“雪龙”号,共同探索研究北极地区气候环境变化的“蛛丝马迹”。

  据新华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抓好换届、重点和当前 确保劲头不减、工作不断
我省将培育10家千亿龙头园区 还将建30家超百亿产业园
我省未来10天降水前少后多 从14日开始有较强降雨
中国第七次 北极科学考察队 7月11日出征
长沙银行衡阳分行正式开门纳客
衡阳晚报版面二A02中国第七次
北极科学考察队
7月11日出征
2016-07-09 2 2016年07月0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