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面十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07月01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艰难的炒作
  我一直觉得中国不缺少好的导演和好的影片,并且也不缺少好的观众。只是一部好影片从构思到呈现在观众面前,这期间的路途比想象的要艰难。往往一部经典之作由于没有院线的排片而和观众失之交臂。比如吴天明在2014年拍摄的遗作《百鸟朝凤》,他在影片剪辑完之后一个月便去世了。若没有制片人方励在网络直播中对影院经理跪请排片一事,这部优秀的国产影片恐怕创造不了票房史上起死回生的奇迹。可以说,它是一部事先没有进行过炒作策划的影片。

  和《百鸟朝凤》奇迹般的命运相比,《老炮儿》的宣传方案就率先将自己定位在经典片上。潮水般精心投放的“热评”使《老炮儿》充分调动了观众的从众心理,霸气到谁都不敢说不好的地步。观众因投奔经典而来,为它创下了过亿的票房收入。但,票房和经典仍然是两回事。

  《老炮儿》想要讲述的是一个江湖大哥的没落史。但在没落中究竟想要体现的是人物的悲壮还是悲哀却不清晰。从它的拍摄视角来看,导演似乎想要讲述一个内涵丰富的故事。这里面涉及到外界变化中的矛盾、社会发展中的矛盾、私人抗衡中的矛盾,和内心挣扎的矛盾。甚至还想理清楚正义和非正义之间的矛盾。

  由于急于呈现人物与社会的复杂性,导致六爷这个形象显得有些渲染过度。过度,便失去真实。失去了真实,便会显得不合理。比如六爷出面制止城管,使城管怏怏离去这场戏,就处理得很不合理。导演想借这场戏在观众面前树立起一个不畏权贵行侠仗义的江湖大哥形象,却产生了漏洞。虽然导演投机取巧地利用了目前大众对现实中的城管所持的愤怒态度,来使观众在情感上认可六爷,从而信赖他做的一切。然而,冷静一点的观众不禁还是要问:城管执法为什么要惧怕六爷。即便是在六爷最辉煌的时候,六爷也不过是一个混混。混混混得再好,也不过是混混中的老大。他没有理由使一个代表政府行驶职能的人惧怕他。

  作品和生活的最大区别在于:生活可以无限制地莫名其妙地出现多重巧合,而作品不能。作品的每一个伏笔都必须丝丝入扣,要经得起理性的推敲而不是情感上的认可,这样的故事才会有说服力。六爷得了绝症这件事,在生活中出现可以不需要逻辑和理由。但在作品中,这个线索的交代就必须要担负起责任。这一事件,是对人物的价值观起到一个拐点的作用,还是仅仅为了烘托六爷英雄没落的命运呢?影片并没有将这条线索的目的深入下去。这就造成了人物具有模棱两可的价值意图。虽然人性很复杂,但人的价值观却并不复杂。即便是一个命运多舛的人,也不会有两个价值观。可有可无的情节只会起误导作用。

  总归说来,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老炮儿》和诚恳敦厚的《百鸟朝凤》,都在以不同的形式诠释着炒作的重要性。而在这里还得提到另一部叫《聂隐娘》的片子。该片在炒作中将自己定位为“给看得懂的人看的”。所以影片的台词极简到几乎没有。而画面不是晃来晃去,就是静止不动。观众看完只想说:谢天谢地,幸亏照片拍得还不错。至于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观众一头雾水。

  我想,每一部影片从写剧本开始,一直到上线放映,这期间至少要经历一至两年时间,调动数以百计的人员,花掉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钱,它的宗旨绝对不会是拍给“看得懂的”少数人看的。而是故事讲叙失败了,从而编造了一个这样的谎言来维护自己。

  由此,对于那些名不副实地过度炒作的影片,我会产生一种被愚弄了的感觉。

  这感觉犹如我和一个十分讨厌的人共赴了一场乏味的约会。而他为了取悦,进行了一场艰难的炒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在生活中感悟生活
艰难的炒作
作家应高调吗?
衡阳晚报版面十六A16艰难的炒作 2016-07-01 2 2016年07月0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