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必用药价低利润小
鱼精蛋白的供货价只有十几元,虽然是必用药,但用量总体不大,企业生产的经济驱动力不足。因药品价格低、几乎没利润,企业不愿生产,因而导致药品短缺、影响患者治疗的情况屡见不鲜。专家表示,除了心脏手术必需的鱼精蛋白,还有治疗甲亢的甲巯咪唑、麻醉用药氯胺酮等,也都是紧俏药品,个别药品甚至出现“一药难求”的现象。媒体多次报道一些经典老药难以买到甚至从市场上消失。像甲巯咪唑这种药定价偏低,每瓶仅为4.9元,且该价格是2006年制定的,几年来人工成本上升,但药价一直维持在4.9元,使得很多企业生产积极性降低,陆续停产和半停产。2013年,中国多个城市出现甲巯咪唑片“药荒”,有的城市甚至全城“一盒难求”。
短缺药品国家定点生产
鱼精蛋白、甲巯咪唑等虽然便宜,却是临床必需的药品。低价药品既包括基本药物,也包括非基本药物。记者从国家卫生计生委了解到,为了解决低价药供应短缺的问题,国家发改委、卫生计生委等八部门曾经联合发文,将对包括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注射用放线菌素D 、氯解磷定注射液、注射用促皮质素、地高辛口服溶液、硫酸鱼精蛋白注射液、复方磺胺甲恶唑注射液、注射用盐酸平阳霉素、注射用对氨基水杨酸钠在内的9种短缺药品定为保障常用低价药品供应,并取消低价药最高限价,鼓励医生使用低价药,同时,对用量小、市场供应短缺的药品试点国家定点生产、统一定价。
为了保证低价药品合理利润空间,调动企业生产积极性,取消针对低价药品每一个具体品种的最高零售限价,允许生产经营者在日均费用标准内,根据药品生产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自主制定或调整零售价格。国家将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常态短缺药品储备。中央医药储备以用量不确定的短缺药品为主,地方医药储备以用量确定的短缺药品为主。相关部门联合组织筛选储备品种、合理确定储备数量,安排收储资金,保障短缺药品储备及时到位。同时,开展短缺药品动态监测,完善短缺药品预警机制,防患于未然。加强综合监管,严格执行诚信记录和市场清退制度,切实将常用低价药品供应保障落到实处。
今年紧缺药已公告招标
国家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期已经发出了“2016年临床必需、用量小、市场供应短缺药品定点生产企业招标公告”,通过招标选择生产企业,为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公立医院供应定点生产品种。除了这次招标的9类药品之外,此前,已经有氨苯砜、去乙酰毛花苷、麦角新碱、甲巯咪唑等药品被列入定点生产试点品种。
鱼精蛋白月底有望供货
国家卫生计生委5月10日表示,因为缺货而导致一些医院心脏病手术暂停、推延的救命药鱼精蛋白,有望5月底前后恢复供货。
鱼精蛋白,全称“硫酸鱼精蛋白注射液”,是从鱼类新鲜成熟精子中提取的一种碱性蛋白质的硫酸盐,主要用于因注射肝素过量引起的出血,是心脏手术时的必备药品,如果没有它,患者术后可能面临生命危险。但就是这种“救命药”,已经不止一次“断顿”了。
国家卫生计生委回应称,硫酸鱼精蛋白注射液现在只有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和北京悦康凯悦制药有限公司两家药品生产企业可以生产。因鱼精蛋白药典标准修订,企业自2015年底暂时停产,并从市场上召回了相关批次药品,导致暂时性供应短缺。目前,鱼精蛋白药品药典标准修订已完成,卫计委、食药监总局、工信部等部门正密切协调配合,推动恢复生产供应,预计5月底前后即可向市场供货。
短缺的“救命药”名单
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注射用放线菌素D、氯解磷定注射液、注射用促皮质素、地高辛口服溶液、硫酸鱼精蛋白注射液、复方磺胺甲恶唑注射液、注射用盐酸平阳霉素、注射用对氨基水杨酸钠、氨苯砜、去乙酰毛花苷、麦角新碱、甲巯咪唑。
据《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