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霞,一位公职人员,6年来她所有的节假日都淹没在公益的繁忙脚步里。瞿霞于2010年参加公益活动,2014年加入衡阳市网络志愿者协会,先后担任常务副会长兼财务部长、团队管理部副部长。策划、管理、财务……都需要她劳神费心地去打理。
瞿霞说,自己走上志愿者的公益之路是受了母亲的影响,因为母亲最喜欢帮助人。记得1980年冬天,她随母亲去农场看望下放的哥哥。途中遇到一位衣着单薄的农妇在街边卖菜,母亲立马脱下自己的棉裤给农妇穿,农妇眼泪直流一个劲地表示感谢。她一直记得这件事,从此心中种下了助人的美好愿望。
她与丈夫和朋友经常参加各类公益活动,到福利院为孤残儿童送衣送食品,陪孤残孩子过节,为福利院孤寡老人张贴春联等。在活动中看到孩子们渴望的眼神,她感到助人的快乐,与老人交流中体会到他们的依恋时,总觉得自己的行为得到了认同。
在我市举办的“心得乐”爱心捐助活动中,了解到一些孩子因家庭贫困面临失学,她与几位好友组建“爱在路上”公益小团队,每人每年捐资300元,重点资助一、二位贫困生。现在已资助一位孤儿上了衡阳技师学院。“我觉得拯救一个孩子就是拯救一个家庭。你的举手之劳说不定就改变了一个孩子甚至一个家庭的命运。”瞿霞表示,她和好友会把这个捐赠活动继续开展下去。
6年来,特别让她感动的是我市盲人运动员万伟红。原是一位爱生活爱家人的护士,由于病魔折磨双目失明。在丈夫背信弃义的情况下,她自强不息,首先学会按摩养活自己,还奋发图强为我市勇夺省残运会的金牌。当瞿霞和协会成员得知她喜欢唱歌,希望通过歌声激励自己和同伴勇敢面对生活,网络志愿者协会便联系了一名音乐老师,免费教她唱歌。一年来,瞿霞坚持利用周末时间接送她去学习。每次和万伟红见面,瞿霞都喜欢带一点好吃的给万伟红。受到感染,现在的万伟红也开始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她的行动除了影响到一些受助者,同时也影响到了女儿。大学期间,节俭的女儿将自己所有的零花钱资助贫困同学。现在女儿在广州工作,但回家只要有公益活动都会主动参加。
她认为,当受助人能够回报社会帮助他人就是最开心之时。点亮一盏灯照亮一片人,希望通过志愿者们的引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