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面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硬件上的不足;根治机动车侵占人行道的痼疾;“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用生态手段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城市绿化再升级,色叶植物的引进,让道路形成“一路一景”更有“个性”——~~~
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硬件上的不足;根治机动车侵占人行道的痼疾;“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用生态手段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城市绿化再升级,色叶植物的引进,让道路形成“一路一景”更有“个性”——~~~
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硬件上的不足;根治机动车侵占人行道的痼疾;“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用生态手段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城市绿化再升级,色叶植物的引进,让道路形成“一路一景”更有“个性”——~~~
2016年04月05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硬件上的不足;根治机动车侵占人行道的痼疾;“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用生态手段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城市绿化再升级,色叶植物的引进,让道路形成“一路一景”更有“个性”——
“硬改绿”:让雁城更绿更美更舒心
  ■本报记者  易成章

  

  更多的植被,取代了单调的道板砖;数十种叶片色彩缤纷的树木“跋山涉水”,到衡阳“安家落户”;被机动车侵占的人行道,逐渐清爽地回归行人……细心的市民应该能留意到,当前市内多条主次干道“硬改绿”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

  事实上,“硬改绿”不过是衡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题中应有之义。但其目的和意义又不止于此,更多的是对民生的考量。

  “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用更自然化的手段化解城市内涝问题于无形;绿化带也是隔离带,根治机动车侵占人行道的痼疾;市民对城市绿化的审美,不再停留在“绿”这个最浅层阶段, “一路一景”的个性化城市道路将极大丰富我们的眼球所及……记者从此项工作牵头单位市城管执法局了解到,“硬改绿”并非单项工作,而是一个系统工程。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旨在尽可能地将诸多突出的城市遗留问题一并“打包”解决。

  “硬改绿”是建设“海绵城市”的一部分

  既是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硬件上的不足,也是生态城市建设再升级,解决城市内涝的有效手段

  市城管执法局局长谢茂文介绍,首批纳入“硬改绿”试点建设的,包括衡州大道、船山西路、莲湖路、古汉大道等10条主次干道,相关工作从年后就陆续展开。

  毫无疑问,“硬改绿”建设最直接意义是衡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所需。

  2015年5月20日,衡阳市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正式提出力争3年、确保6年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与此同时,包括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在内的“八城同创”战略路径设定。

  市城管执法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市城区绿地面积达到4176.89公顷,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37.34%,绿地率为33.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9.18平方米。这几个主要指标已超过了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必须跨越8大类76项指标。对照下来,我市大约还有8项硬指标尚未达标,其中城市道路绿化达标率差距尤为明显。

  根据《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与规范》,今后新建道路绿化,40米宽以下道路绿地率不少于20%,40—50米宽不少于25%,50米宽以上道路绿地率不少于30%,景观道路绿地率不少于40%。

  谢茂文告诉记者,按照标准,城市道路绿化达标率需要超过80%,但目前我市仅为40%。从具体情况看,还有40多条道路亟待“补课”。

  与此同时,建设“海绵城市”这个全新课题也摆在衡阳面前。

  “海绵城市”意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则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谢茂文对此通俗地解释说,就是城市能回归自然生态的地方尽量回归自然生态,能建绿地的地方尽量建绿地,以便让城市吸纳和释放雨水的能力大大提高,如此更有效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总体要求是:规划先行,局部试点,全面推行。力争用3-5年时间,使全市自然降水的80%实现自然渗透。

  衡阳市的“海绵城市”建设,正是从“硬改绿”试点实践开始。

  实施细节体现民生考量

  绿化带隔离人行道,让机动车“没有空子可钻”;引进色叶植物,让城市道路形成“一路一景”,缤纷多彩

  记者在古汉大道、莲湖路等“硬改绿”建设现场看到,更多光秃秃的道板砖已经被灌木绿化带所取代,原来直接敞开在车行道边的人行道也被隔离开来。人行道两端出入口则设置了石墨球、休闲椅等设施。

  记者了解到,诸多细节事实上都体现了这项工程的民生考量。为此,市城管执法局还派人专程赶赴常德等城市实地考察学习。

  机动车侵占人行道已是饱受市民诟病,且积重难返。市园林局局长王荣华透露,衡阳市“12345”政府服务热线去年接到的投诉工单中,最多的就是人行道停车问题,超过了1000件。今年前三个月,相关投诉依然高达193件。

  “对这个问题,以前的整治虽然持续进行,但效果并不明显。”而改造后增加了绿化带,既留给行人足够宽和清爽的人行道,更让机动车“没有空子可钻”,可谓釜底抽薪。

  当然,哪些道路需要改、有条件改,规划也已经有了考虑。“主要取决于人行道的宽窄状况。太窄的将会采用其他绿化方式,以免影响行人通行;足够宽敞的,会划出停车线,以解决‘停车难’。”谢茂文说,除了已经在改造的10条主次干道,市区需要改而且能改的道路,还有10多条。

  此次“硬改绿”建设的另一个细节,则彰显了城市品位的提升。引进色叶植物就是其中的一大亮点。

  王荣华告诉记者,植物多样化,也是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近年来的新标准。改造后,每一条道路都会增加色叶植物,形成“一路一景”,季节相分明,不再仅仅是单调的“绿”。

  这些色叶植物包括西湖海棠、大红紫薇、美国红枫等品种。它们自外省市跨越千山万水扎根衡阳,将让雁城逐渐变得缤纷多彩。

  更人性化的是,绿化带建设考虑到了商家和市民的需要。“每隔20米左右留出一个出口,方便行人进出和商家做生意”。

  “市委、市政府总体考虑是以人为本,平衡各方面利益。”谢茂文说。

  明年初完成全部改造迎“国检”

  市区还有10余条道路将“硬改绿”,将更广泛征集社会各方意见和建议

  从具体工程看,首批10条主次干道“硬改绿”需要完成3.6万平方米任务,投入约2000万元。

  年后开始,各项工作高效进行,各地均加班加点赶进度。谢茂文表示,总体工作已经完成了80%左右,到4月中旬将全部完工。

  除此之外,市区还有10多条需要和具备改造条件的道路,也将在今年底明年初完成,预计将再投入2000万元左右。

  2017年,衡阳市将迎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终极大考。

  谢茂文说,“硬改绿”不可避免地会触及社会各方利益,比如机动车主、行人、商家等,各有诉求。“我们会尽可能注意细节,协调各方利益。”

  他进一步表示,对于有市民反映改造将加剧停车难题之说,市委、市政府也早有考虑,既有近期规划,也有长远规划。比较宽敞的道路,会增划更多停车位;有条件的人行道,在不影响行人通行的情况下,保留和规范停车位。从长远看,我市已在城区建成和规划建设27个立体停车场,同时鼓励和促进各单位、社区逐步开放停车场。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也不可避免会有考虑未能周全的地方。谢茂文对此同样并不避讳,“只要各方提出来的意见和建议,我们都会尽量去吸纳和考虑,毕竟我们的工作是为了让大家的生活更舒适和便捷”。

  对尚未完成的工作,市城管执法局也表示将通过媒体、网络、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集意见和点子,从而群策群力将民生实事办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硬改绿”:让雁城更绿更美更舒心
中国报业旅游联盟“破壳而出”
力争测得精准报得及时
衡阳晚报版面二A02“硬改绿”:让雁城更绿更美更舒心 2016-04-05 2 2016年04月0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