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史鉴
原文:刘寔,字子真,平原人也。太祖引参相国军事。寔以世俗进趣,廉谦道缺,乃著《崇让论》。其辞曰:“古之圣王之治天下,所以贵让者,欲以出贤才、息争竞也。夫人情莫不皆欲己之贤也,故劝令让贤以自明也。贤岂假让不贤哉!故让道兴,贤能之人不求自出矣,至公之举自立矣,百官之副亦豫具矣。一官缺,择众官所让最多者而用之,审之道也。在朝之士,相让于上,草庐之人,咸皆化之。推能让贤之风,从此生矣。……”
《群书治要》卷二十九第368页(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译文:刘寔,字子真,平原高唐人,晋太祖让他参议相国军事。刘寔因世人多趋走钻谋,清廉谦逊之风衰,于是著《崇让论》以矫正世风。此文内容是:“古代圣王之教化天下,所以以让为贵者,是为了荐拔贤才,平息争端。人之常情都想自己是个贤者,所以鼓励人们让贤以表明自己是贤者。哪有贤者让位于不贤者呢!所以谦让之风兴,贤能之人就不求自出了,荐拔人才也自然会公道了,百官的副手接替也会事先具备了。一个官位有缺,可以选择众官所让最多的那个人去任职,这是审察贤才的一个方法。在朝之士相让于上,下面草庐之人就会被感化,推贤让能之风就会兴起……”
点评:推贤让能是官风美德。昔年舜选禹当司空,禹跪拜叩头,相让于稷契和咎繇。唐虞之时,众官初选,莫不相让。推贤让能有利于兴廉谦,杜争竞。推让之风兴,贤能之人就会日见推举,争竞之心生,贤能之人就会日见谤毁。推贤之风不立,滥举之法不改,那么不肖之徒、南郭先生之类就会盈于政坛,才高守道之士就会日见退出,驰走有势之门的人就会越来越多。推贤让能是个人官品道德的综合体现,让贤者,贤也,争位者,居心不良也,不肖也。时至当今,干部提拔使用一般由组织决定,渴望进步的人多,而官位总是太少,因此,抢位争位的人总是多,于是弄虚作假、买官卖官、毁谤贬低别人、踩着别人肩膀上、拉关系、找靠山、投机钻营者不绝如屡,败坏了政风官风,带坏了社会风气,埋没了真才实贤,影响了发展稳定。整治这种歪风,除以党纪国法正之外,在坚持干部选拔管理制度的前提下,还应提倡大兴推让之道,建立一种推贤让能的机制,推出一批推贤让能的典型,让贤者上,让推贤让能者上,让非贤者下,让不法争竞者下,形成一种见贤相推、见位相让的崇让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