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面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5年12月05日 星期六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历 书
  历书,旧时称“皇历”、“通书”、“历日”、“时宪书”等,在民间已流传1000多年的历史。历书主要内容为二十四节气的日期表,每天的吉凶宜忌、生肖运程等。古人把每一天的宜忌都记在日历上,作行动指南。

  封建时代,历书是由皇帝委任京城钦天监颁布的,传说唐文宗李昂曾下令,历书必须由皇帝本人钦定,并只许官印不许私印,从此历书就成了“皇历”。唐宋时,每年年末,皇帝就把新历书赐给文武百官,受赐者要上表谢恩。敦煌出土文献中即有几种历书的抄本。大约到唐太和九年(公元835年),才有了木板刻印的皇历。现存的一部最古老的印刷历书是唐僖宗乾符四年(公元877年)印刷的,藏于英国伦敦。清乾隆时为避弘历名讳,历书更名为“时宪书”。清末,市面上贩卖所谓“大本新皇历”,扉页上刊印当朝帝后生辰忌日,日历以外的部分谓之“序”,有的序多于正文,甚至将《三字经》、《百家姓》、《朱子治家格言》附上。民国以后,历书上印有当代伟人像,文明结婚仪式图等。

  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文化的日益进步,历书的封面与内容,也在不断革故创新。新中国成立后,历书剔除了封建迷信色彩,除按照历法规律排列年、月、日、节气及中国历史年代简表,属相、年龄对照表外,还刊载一些袖珍型的新春联、农田农事、法规科技、公市制度量衡对照、生活常识、保健养生等内容,集天文历法、民俗民风、地理历史、旅游观光等多方面知识于一体。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册“历书”,出版于1949年,首次采用了公元纪年,其封皮为《公历一九五零年农家历,夏历庚寅年》,图案为马拉犁杖耕田,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该农家历首页上刊登了国旗、国歌、国旗制作说明。1951年的“农家历”首页,首次出现了国徽图案,内容有民歌、谚语、二十四节气等内容。新历书融合了知识性、观赏性、趣味性和艺术性,贴近百姓生活,是专供于广大群众查考公历与农历及相关信息,独具民俗文化价值的科普之书,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有着指导意义。

  历书一年一个样,它是一个时代的见证史迹,也是社会发展的物证标志。

  延伸阅读

  夏历是古代汉族历法之一,与黄帝历、颛顼历、殷历、周历、鲁历合称古六历。传说是夏代创立的历法,原历法规则已轶失,现只从一些古籍上了解一些内容:采用冬至之月为子月作历算一岁开始,历法年则采用以建寅月开始,即寅正(后来叫做夏正),其大致是采用整数366天为一岁,用减差法和正闰余,来调整时差。

  现在被称为夏历的中国传统历法,是辛亥革命使用西历后,一些人以为中国传统历法行的是夏正,所以就叫夏历。其实现在使用的这部传统历法,其基本规则是沿用汉代制定的汉历(太初历),所以应该叫汉历。目前称为农历、阴历、古历、旧历等。

  国学

  常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对“父子状元”
少年游·并刀如水
历 书
推能让贤
衡阳晚报版面四A04历 书 2015-12-05 2 2015年12月0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