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残联作为第三方对特殊教育实施情况进行了评估。评估组组长、中国残联副理事长程凯介绍,“规划纲要”实施五年来,我国特殊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特殊教育投入力度明显增加,中央特教专项补助经费从2011年的2500万元提高到2014年的4.1亿元;特殊教育体系不断完善,2014年接受特殊教育在校学生达39.49万人。
今年,教育部、中国残联联合印发了残疾人参加普通高考的规定。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介绍,今年全国有8位盲人考生报名参加高考,7人被录取。特殊教育师资不断发展,2014年底全国特殊教育专人教师48125人,比2009年增加10180人。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介绍,“规划纲要”实施五年来,全国特殊教育学生平均公用经费标准从2000元提高到5000元以上,相当于普通学校的6倍多。此外在特教学校创新推出“双学籍”,使残疾学生同时具有特教学校和一所普通学校的学籍,可以定期与普通学校的学生一起学习、生活。
郑富芝坦言,特殊教育仍然是各级各类教育的短板,总体水平不高,发展还不平衡,困难和问题还很多。今后我国将在“好”字做文章,办好特殊教育。加大投入,2016年将学生平均公用经费标准提高到6000元,达到普通学校的8倍左右,“十三五”期间实现残疾学生高中阶段免费,免费教育达到12年,同时对学前教育阶段、高等教育阶段的残疾学生优先进行资助。
此外我国还将健全标准,建立一套能够反映残疾学生潜能开发和功能补偿、融入社会能力特点的国家课程标准,组织编写一整套覆盖所有学科的新教材,让残疾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样,能够同步接受新的思想和理念,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
综合新华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