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2:版面 二十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5年09月17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没有“真”,何来“善”?
  安   青

  这些年因为社会风气的原因,呼唤爱心、呼唤善良的声音一直居高不下。这充分表明,我们这个民族是一个向善的民族,人人都渴望生活在一个善心充盈、爱意融融的社会里。

  然而,这种对爱心对善良的呼唤,似乎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比如,多年来不敢扶起街头摔倒的老人,这种现象不但没有减少,如今倒愈来愈成为一个问题了。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对此可以说是痛心疾首。何以如此?根本原因在于人与人之间缺乏起码的信任。人与人之间连起码的信任都没有,又岂能奢谈善良和爱心?

  由此可见,我们这个社会并不缺乏善良和爱心,缺乏的是在真诚和真心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相互之间的信任。试想想,当人们付出了善良和爱心,得到的却是虚伪和欺诈,人们还会付出善良和爱心吗?说具体一点,当东郭先生救了狼的命,最后却被狼吃掉,人们除了嘲笑东郭先生的愚蠢和迂腐,还会纷纷去效法东郭先生的善良吗?可以说,正是虚伪和欺诈,在无情地绞杀着我们这个社会的善良和爱心。

  所以我认为,当我们在呼唤“善”的时候,应首先呼唤“真”的回归。

  我们的古人是很懂这个道理的。比如,我们汉语中的“真善美”这个词组,就很能说明问题。在这个词组中,“真”在“善”之前,也就是说,“真”是“善”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真”,何来“善”?更何谈“美”?“善”如果不以“真”为前提和基础,这样的“善”只能称之为“伪善”。而“伪善”则是普通中国人最深恶痛绝的。所谓“宁为真小人,不做伪君子”,已成了千百年来中国人所信奉的人生信条。

  放眼当今社会,人们已愈来愈深切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在长年的生活实践当中,人们愈来愈认识到“真”的可贵。求真相,讲真话,已经成了人们的做人原则。讲假话,做假事,正日益被人们所鄙视。由此可见,我们这个社会正在发生令人可喜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必将推动我们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

  因为,当我们这个社会“真”了,自然也就“善”了,最后也就“美”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第A17版:版面十七
   第A18版:版面十八
   第A19版:版面十九
   第A20版:版面二十
   第A21版:版面二十一
   第A22版:版面 二十二
   第A23版:版面二十三
   第A24版:版面二十四
锵锵三人侃
慈善进军营 共建鱼水情
积极捐款助力慈善事业
市慈善总会建立首个分会
天使有梦 致爱助翔
帮帮他
11岁男孩患白血病,盼回家上学!
善行动
善新闻
踊跃“慈善一日捐”
没有“真”,何来“善”?
衡阳晚报版面 二十二A22没有“真”,何来“善”? 2015-09-17 2 2015年09月1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