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受外省市禽流感疫情和休渔期等因素影响,城区农贸市场农产品销售悄然发生变化,鸡鸭禽肉逐渐淡出酒楼餐桌,一些市民纷纷转而选择吃鱼类,为此,水产品价格有走高之势。
昨下午2时许,记者在后宰门农贸市场看到,与家禽档摊生意冷清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不少水产摊铺却热闹得多。“平时一般一天卖三四十斤,最近一段时间,销量要提高不少”,后宰门水产市场一名黄姓鱼贩告诉记者,以前鱼类的销售情况一般,但最近受外省市禽流感的影响,很多市民转而选择吃鱼了。
十家村农贸市场一家鲜鱼档档主告诉记者,“最近买鱼的顾客多了不少,平均每天要比之前多卖10多斤。”记者在现场看到,鲜鱼档主都十分忙碌,一个档主开心地称,“最近生意特别火。”
据了解,目前,并非淡水鱼的上市旺季,自4月1日起湘江干流衡阳段开始禁渔,淡水鱼供应有限,如今在销售量突然增加的情况下,鱼类的价格自然水涨船高。鲈鱼零售价格,由先前的14元/斤,上涨至眼下的16元/斤,基围虾售价每斤也上涨了4元。
在易赖街菜市场,记者采访正在买鱼的市民伍大伯,对于上涨的鱼类价格,伍大伯称,暂无明显感觉,尚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H7N9捣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