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诗悠
秋色浓郁的十月,桂花开遍山村。我和一位以文字相交多年的朋友,终于在这个桂香荡漾的时节见了一面。
那是一个阴天的午后,他从一个小镇赶到我所在的小镇。那时,我正好上完课,他站在校门口一棵大桂花树下等我,我手捧一瓶自己酿的青梅酒走过去。
初次见面,我们不知该说些什么好。站在桂花树下,更多的是无措的微笑。此刻,桂香一阵阵,时而还有桂花飘落下来。我将手中的青梅酒递与他,他竟从身后拿出一大袋新鲜的桂花送给我。
接过那金黄、香气扑鼻的桂花,我欢畅不已。想来,能收到这么多桂花,已是秋天最烂漫的事。
由于和这位朋友常以文字交流,今日相见,竟有些不习惯。但彼此赠予的礼物,却最是合乎心意。大概,以酒换花,以花换酒,这又是文人之间极有意思的一种交流吧。
和朋友告别后,我拿着桂花走回学校,一路想着:用桂花做茶可好?但脑海浮现一句诗:“月挂南楼,凉浮桂酒。”我是该尝试做做桂花酒了吧?到那时,我可一边喝着桂花酒,一边仰头赏天边明月,万般琐事皆可放下。
下班后,我留下一捧桂花放在办公桌上的瓷碟里,任桂香在房间里四溢,其他都带回去做桂花酒。
傍晚,我踏着暮色归家,打开那袋馥郁之香时,孩子们都惊呆了,因为他们从没见过堆叠得如此浓厚又美丽的桂花瓣子。当我把所有的桂花倒进竹编的簸箕里,那灿亮的桂花如绵密的雨一般落下来,孩子们不由得惊叫起来。我想,这桂花实在太美了,美得足以诠释出整个秋天的丰盈。
之后,我告诉孩子们,今晚我们一起做桂花酒,孩子们更是欢呼雀跃。
我查阅了书籍和网络,酿桂花酒不难,步骤也比较简单。于是,我先带孩子把所有的桂花去梗,因为桂花入酒不能带梗,不然味道就会变苦。
那么小的桂花,一朵朵去梗,真有点为难。但孩子们乐此不疲,而且还发现很多梗已经没有了,只是浮在花瓣上而已,只要把簸箕有节奏地晃动晃动,梗竟全部漏下去了。我们只用了不多一会儿,就把桂花全部去梗了。接下来,就要用水清洗桂花,洗去桂花上的尘埃后,就把桂花放进簸箕铺平晾干。
如果等不及它们晾干,还可放入长桶里,用吹风机吹干。我和孩子们用的就是这个办法,而且桂花的香保留得特别好。
待桂花吹干后,便把桂花放入密封瓶,再加入适量的黄冰糖,然后灌入50度的白酒。当白酒倒入瓶中时,发出了“咕咚咕咚”之声。这时,酒打在冰糖上,浸在桂花中。桂花很轻,一朵朵随酒精漂浮而上。
当透亮的酒灌至瓶口时,只见瓶底是晶莹剔透的黄冰糖,瓶子上半截是金黄的桂花。这种搭配,真是生动、炽热、甜腻,如同心之欢喜。
然后,我把密封盖盖上,像是封存起一段斑驳的岁月,抑或储存起一份动人的情谊。一瓶瓶桂花酒便是如此制作完成了。
最后,我把做好的桂花酒贴上制作日期,一一搬到存放柜里。这时,只见漆黑的窗外一轮弦月挂于中天,微亮又迷人,我想,三个月后的夜晚,我便可对月饮酒了。
还记得,清人顾禄在《清嘉录》中写到:“乡田人家以草药酿酒,谓之‘冬酿酒’。有秋露白、杜茅柴、靠壁清、竹叶青诸名。十月造者,名十月白。”而我这桂花酒,也是十月酿制,大概也可称为“冬酿酒”。待到冬日拿出来喝,定能驱寒暖身。
此刻,我坐在刚酿好的桂花酒前,那酒香和桂花之香正和谐交融,生发出醇厚和清冽,抚慰着我的味觉。我痴痴感受着,心中有太多的期望。想来,如若哪天和那赠我桂花的朋友再次相见,我又将用桂花酒换取朋友何种心意了?但我知道,此时用他送的桂花酿成酒,却是我最好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