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面七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11月01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西崇义:
农业文化遗产上的丰收图景

  霜降已过,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上堡乡的上堡梯田核心景区卸下“金装”,2000余亩稻田收获完毕,田垄上的簇簇稻茬述说着丰收的喜悦。

  古时,上堡先民依山建房、开山垦田,将层叠梯田“架搭”在山间岭谷,创造出传承千年农耕文明的活态遗产。秋收时节,稻浪千重,遍野流金,绘就一幅田园诗般的丰收图景。

  然而这番奇景也曾经历阵痛。20世纪90年代,外出务工大潮兴起,因山村交通闭塞,种田收入低,大批山民外出谋生,“深山碧玉”的梯田逐渐撂荒。

  为传承、保护和利用好农耕文化及梯田景观,崇义县组建管理机构,出台梯田保护、建房管理等8项制度,全力守护上堡梯田生态系统。经过多年保护发展,近年来千年古梯田再现光彩,先后被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2019年,崇义县建立上堡梯田景区发展旅游产业。4年来,景区内梯田面积由不到900亩扩展到如今的2000余亩。

  梯田傍山而建,田块小、坡度大,很难进行机耕作业,因此景区仍聘请本地居民沿用古法种植水稻。这里一年种一季中稻,秋季水稻丰收后由景区内的农业公司保价收购。

  上堡乡水南村村民张书福正是其中一员。今年他在山上承包了20亩稻田,从翻耕田地到播种育苗,再到插秧蓄水、人工收割,均采用传统农耕方式。“一亩地有2000块钱收入,算下来今年种稻能赚4万元。”张书福说。

  54岁的张书福还在山下开了一家小规模的农家乐,和妻子一起经营餐饮、民宿,这家农家乐属于上堡民宿联盟之一。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景区吸引了14.5万游客前来参观游览,他的小店最多的一天接待了70桌客人。“光靠这家农家乐,每年也能有5万多元的进账。”张书福说。

  在水南村,像张书福这样既种田也开店的人不在少数。“土地租金、种田收益、开店收入……一块田赚多份钱,村民们依托上堡梯田景区吃上了‘旅游饭’。”水南村村干部何昭平说,景区每年还给村集体分红。农房变民宿,山村变景区,梯田变成了“金田”。

  (新华社南昌10月31日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让城市成为百姓宜业宜居乐园
习近平《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 共同发展的世界——在第三届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单行本出版
农业文化遗产上的丰收图景
衡阳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 第七十九期“热线问政”活动专题预告
清算公告
通 知
下列证件 声明作废
衡阳日报版面七A07农业文化遗产上的丰收图景 2023-11-01 2 2023年11月0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