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 培
王之春《船山公年谱》记载:“明万历四十七年己未,公一岁。九月初一日子时,生于衡州府城南回雁峰王衙坪。时武夷公年五十,谭太孺人年四十有三。”明万历四十七年即公元1619年,九月初一日即公历10月7日。这是王船山出生的年月日,我们能把它弄清楚。那么,王船山出生的地方,我们能找到比较具体的位置吗?
王衙坪在今衡阳市雁峰区先锋街道中山南路社区,原是衡州府城南至回雁峰一片大坪,清末已发展成为一个三叉小巷。清末王衙坪三叉小巷又叫骆驼巷,一条东通上河街(沿江西路),一条南接大马横街(金果路),一条西连大街(中山南路)。王夫之故居在王衙坪的南部,左边是湘江,右面是繁华大街,前面是燕子巷、燕子塘。
清末,王夫之故居已经改建成为船山祠,船山祠附近盖了一座福音堂,南面的燕子巷和燕子塘改名院子塘巷。
光绪十一年(1885),湖南学政朱逌然倡议在王衙坪故居创建了船山书院。第二年,兵部尚书彭玉麟捐款,在东洲另建新舍,旧址便改为船山祠,作为春秋祭祀之所。1922年这里还挂过“船山大学”的牌子,一直保留到衡阳保卫战前,惜1944年毁于战火。
1992年,在市船山学会上,民进主委王晨牧老先生说:1945年,他从福音巷过,看见船山祠门口还挂着船山学校的牌子。原市船山学会会长熊考核也清楚记得此事。我堂伯父萧文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在中心医院(当时叫仁爱医院)工作,父亲经常带我去他家玩。他家北面是一口塘,他常跟我们说,这塘叫燕子塘,塘北船山学校就是王船山出生地。市中心医院原会计颜卓甫跟我说过:外科大楼原先是一口塘,塘北就是船山学校。
1945年战后重建,王衙坪故居仍挂“船山学校”的牌子。1948年5月9日《力报》上有这样一则广告:“船山学校董事会招佃启事:本会所管苏洲湾(东洲对河两华里)农场一所约二十亩,经本会第三次常务校厂整理会议议决招佃。如有愿意承佃者,请向福音巷本会会计处接洽可也。”广告指出船山学校董事会会计处在福音巷。这就是王夫之出生地在福音巷的铁证。
那么,哪里又是福音巷呢?院子塘巷民国时已改名为福音巷,福音巷西接中山南路,东通湘江南路。现在的福音巷没有编门牌号。我实地走访,初步推测,船山故居遗址就在福音巷东面第二栋楼,东面是雁峰区成龙成章小学。船山故居遗址所在大致方位就在现在叫中山南路28号附2号的那栋楼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