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面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08月13日 星期日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出格的谎言

  ■王兆贵

  上个月,老伴他们约好去威海玩,我不太想动,于是说,我在威海住过三天两夜,就不去了,省下这份旅游资源给别人吧。其实,我当时想的是,暑假是年轻人扎堆的旅游旺季,老年人没必要赶这个热闹。前边的说法,不过是托词或借口罢了。为这事,老伴很不高兴,回来后还跟我别扭了一段时间。

  在人际交往中,找借口是经常发生的事。所谓借口,说穿了就是不出格的谎言。有一对夫妻,说好了要参加老同学聚会,可到了约好的时间却没到,经再三电话催促,才姗姗来迟。这时,大家等他俩的时间已有个把钟头了。走进包间后,两人连声道歉,并解释说,堵车厉害,干着急就是挪不动。其实,这两口子出门前吵了一架,迟到的原因是赌气而不是堵车。但吵架这件事是说不出口的,于是只好以堵车为借口。

  找借口这件事,自古有之,就连以高雅著称的名士也难免俗。东晋大臣周顗,字伯仁,历任太子少傅、吏部尚书,累迁左仆射。身负雅望盛名,清正廉洁。因时常酒醉不理俗务,有“三日仆射”之称。有人讥讽他:你虽素有雅名,但与亲友开玩笑时太不正经。周顗回答说:“吾若万里长江,何能不千里一曲。”这样的回答,显然是为自己调笑无度找借口。

  尽管如此,周顗在大事上并不糊涂。王敦起兵作乱时,连累到其堂弟王导一家。这天,惊恐莫名的王导就带领宗亲子弟二十多人,前往皇宫门前恭候请罪。见尚书周顗来上朝,就大声央求他为王氏一门请命。谁知周顗看都没看他一眼,吭也没吭一声,就径自进宫去了。周顗见到元帝之后,极力为王导开脱,说王导向来忠诚,绝不会与王敦同流合污。元帝觉得周顗言之有理,就留他偏殿陪餐。周顗好酒,喝得醉醺醺的才告辞出宫。一直站在门外的王导向他打招呼,他仍旧是不理不睬,大摇大摆地回家了。回府后,周顗又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奏章,再次为王导申辩。这一切,王导哪里知情?见他不屑一顾的神色,还怀疑他在元帝面前说了自己的坏话,于是便怀恨在心。

  待得王敦得势后重组内阁,清理异己。王敦本来对周顗并无敌意,觉得他仍可位列三司。王敦一再征求王导意见时,王导却三缄其口。王敦又问,若不能用只好杀啦?王导仍旧无语。不久,周顗就真的成了刀下之鬼。

  其实,那次殿外周顗不理王导,只是表明他身上还留有些许魏晋风骨而已,即便有些轻慢,也不代表他对王导薄情,更不足以证明他会落井下石。但因王导不知内情,总觉得周顗不够意思。乱事过去之后。王导浏览宫中过去的奏章,发现了周顗保奏自己的折子,这才恍然大悟,以至悲痛不已,流着眼泪追悔说:“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短视频咋那么多“话里有话”
一首《罗刹海市》何必过度联想
不出格的谎言
妈,别走啊!
衡阳日报版面二A02不出格的谎言 2023-08-13 2 2023年08月1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