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卢健 钟杰 赵娟 见习记者 彭静
六月盛夏,广袤田野一派生机勃发的景象。在田间地头,除了辛勤的农户,还活跃着科技特派员的身影。
端午假期,在耒阳市东湖圩镇神农汤泉油茶庄园,科技专家服务团成员、科技特派员李维穿行在油茶树间,细致地察看油茶树的挂果情况。
李维是衡阳市农科院副研究员,37岁的他担任科技特派员已有6年之久。去年4月,李维受组织指派,以科技特派员的身份回到家乡东湖圩镇神农汤泉油茶庄园指导油茶种植。
“从选苗到种植,从管苗到施肥,从除草到修剪,李维都手把手地教,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神农汤泉油茶庄园刘贱文说,在李维的帮助下,公司已有油茶林3600亩、混交林1000多亩、果树100多亩。今年,1200多亩油茶进入丰产期,收获的鲜果堆满了屋场。目前李维又着手帮助公司申请油茶栽培等方面的专利,并以此为契机申报省农业高新技术企业。
李维也成了东湖圩镇油茶企业、大户和林农眼中的“香饽饽”,多次受邀到其他乡镇指导油茶、果树种植。看着丰收的油茶果,李维笑容满面地说道:“我将继续提升专业技能,当好油茶‘科技保姆’,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力量。”
与此同时,驻耒阳市观龙冲种养专业合作社的科技特派员郑四清正忙着指导合作社养殖桂花鱼。
“多亏了郑四清帮忙,现在桂花鱼成活率上去了,养殖成本却降低了。”耒阳市观龙冲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佐国感激地说道,郑四清还帮忙指导合作社猪场的维修和改造,成功把猪养起来了。
郑四清是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耒阳市畜牧水产中心农技推广研究员,他扎根“三农”36年,服务基层13000多天,开了湘南地区生态健康养猪的先河。大力推广“公司+农户”生猪和肉鸡合作养殖模式,成功让耒阳“年出栏生猪过百万头、出笼家禽近两千万羽”,名列全省全市畜牧业前列。郑四清还首创了畜禽规模养殖场选址备案制度,首开了肉牛冷配、畜禽健康养殖、畜禽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等技术之先河。
耒阳市科技专家服务团成员现共有78名,其中省级特派员3名、衡阳市级特派员15名、耒阳市级特派员60名,分别面向全市38个企业和40个服务村开展科技咨询指导服务。他们倾情助力乡村振兴,结合自身专业特长,积极在农业产业链完善以及新型农民培训、技术指导、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提供指导,为乡村振兴赋能添智,有效推动了耒阳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