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邹红辉 通讯员 谭连海 陈曙霞)仲夏时节,衡阳县洪市镇明翰村村民陈远才正在家中卫生间内打扫卫生,脚下的瓷砖被擦得锃亮,抽水马桶、热水器和淋浴花洒一应俱全。“以前的旱厕很简单,就是买个大缸子,架两块板子。如今好了,上厕所和洗澡都很方便。”这是衡阳县家家户户旱厕升级“新式卫生间”的一个缩影,房屋错落有致、道路宽敞整洁、植被郁郁葱葱的美丽田园风光与秀美屋场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画卷。
近年来,衡阳县以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将改厕与秀美屋场建设有机结合,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示范村建设,选择地理位置优、生态环境美、群众基础好的明翰村双梓组作为改厕示范点,将集中改厕与秀美屋场相结合,分“四步走”推进改厕建设,采用“三格式化粪池+人工湿地(第四格池)”的技术模式处理粪便污水。全县通过“三格式化粪池+人工湿地”集中式改造,让污水达到排放标准,建设“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秀美屋场,涌现东湖寺村、岘山村、木口村、明翰村等改厕先进典型。截至目前,已完成农村户用厕所改(新)建8.2万余户,有效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据了解,此改进型技术模式是在三格式化粪池(沉淀池、发酵池、贮粪池)出口之后添加建造一个体积为2立方米的第四格池——人工湿地,并在做好防渗处理后,自下而上分别铺设煤渣、鹅卵石、石子、沙子,覆盖熟土,种植美人蕉、冬青草等水生植物,粪便污水经人工湿地后可达到排放标准。
“过去的屋场,杂草丛生、脏乱不堪。”陈远才指向家门口这个新建成的屋场介绍:“除了家里,房前屋后的变化也很大。”现在,屋场上的土砖屋(危房)已被拆除,地面上也铺设了草皮,并在原来的黄土路上建造新辅道,浇筑混凝土、铺设透水砖。道路两旁及房前屋后种上200余棵桂花树和灌木球,并围上700余米长的篱笆,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令人心旷神怡,一个集生态、休闲、美观于一体的秀美屋场拔地而起。来到室外的化粪池,完全闻不到一点臭味。据了解,通过生物降解技术,发酵后的粪便可以作为肥料,同时,粪便污水经过处理后还可以用于蔬菜浇水,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