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面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06月11日 星期日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且说意象

  ■李  昂

  我们写文章,语言的运用,即遣词造句,是其基本功。而诗词写作,则除此之外,还要伴随着意象来进行。所谓意象,简言之,即是包含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其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一系列意象,全部成了“秋思”的载体,共同载着“断肠人在天涯”这一深沉的乡愁旅思之情。毛泽东的《长征》,其中,五岭、乌蒙(山)、金沙(江)、大渡(河)、岷山等意象则是“万水千山”的代表。

  古典诗词中形成代代相传的诸多意象。如表现离情别绪,常用杨柳、歧路、长亭、短亭等;表现旅愁归思,常用月亮、杜鹃、芳草等;表现边愁,常用边关、边月、归雁、笛声等……

  意象之于意境,犹部分之于整体。打个比方,“一枝红杏”好比是写入诗词的意象,“春色满园”则是诗词所蕴含的意境。意象贵在生发象外之象,象外之境。生发性是诗词意象的一个基本特征。它又具有以下属性:

  一曰典型性。白居易《忆江南》词:“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诗人“忆江南”美景,为何只写日出时的江花与春天的江水两个意象?这是因为水乡江南,“江花”“江水”的风景极具典型性,能引发人们对美好如画的江南风景许多联想。

  二曰代表性。杜牧《赤壁》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篇不说吴国社稷存亡,惟说二乔,因为大乔、小乔分别是前国主孙策与现军事统帅周瑜之夫人,她们的安危引发人们联想到吴国的存亡。

  三曰启示性。温庭筠《商山早行》有“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句,用“鸡声、茅店、残月、足迹、板桥、晨霜”六个意象,不言“早行”,而“早行”之情态毕现。

  四曰指向性。元稹的《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前两句写行宫的寥落,宫花的寂寞;后两句写白发宫女的回忆、闲谈,关涉的是玄宗朝的盛衰变化,从而引发读者深沉的对比联想。

  五曰激发性。李白的《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不写人物姿容、心理,只写环境和人物动作的几个意象,激发读者联想到主人公的愁态怨情,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汉代乐府《陌上桑》,仅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看到罗敷时爱慕与倾倒的反应,以此激发读者的想象,在心目中形成罗敷最美的形象。

  六曰跳跃性。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杜甫《春日忆李白》中的“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是为空间跳跃;欧阳修的《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蒋捷的《虞美人·听雨》,是为时间跳跃;《诗经·小雅·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为时空交错跳跃。

  七曰涵盖性。李白的《古风》:“一百四十年,国容何赫然。隐隐五凤楼,峨峨横三川。”二十个字,概括唐朝开国以来“贞观”“开元”等丰富的历史内容,勾勒出盛唐的辉煌面貌。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所写非只西湖一时一处之景,而是对它的全面写照与评价,而其“淡妆浓抹”又更富包容性,既能引发西湖的迷人景色,又能引发西施的动人丰釆。

  诗词意象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让我们既锤炼一手精湛的语言,又把握鲜活多彩的意象,写出情文并茂的佳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初 荷
读后小记
难忘那年夏收时
且说意象
老 汤(小说)
寄高考学子
鹊桥仙(方岳体)· 农家乐于雨梓仙境
衡阳日报版面三A03且说意象 2023-06-11 2 2023年06月1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