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谢小青
放轻松、深呼吸……3月15日一早,市中心医院华新分院一台准备行甲状旁腺切除手术患者静静地躺在手术台上,市人大代表、麻醉科主任谭滇湘一边轻声安抚患者,一边推药、面罩给氧……
很多人认为麻醉医生就是给患者“打一针”就完事了,但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对麻醉医生的“误解”消除了。
为每台手术积极创造条件
俗话说:外科治病,麻醉保命。麻醉医生到底如何为患者“保命”?
谭滇湘告诉记者,不论全麻、椎管内麻醉,都需要麻醉医生早来晚走,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准备应对手术意外和麻醉并发症的发生。“我们就是要做手术室里的‘定海神针’,让外科医生专心手术。”
术前一天,麻醉医生要通过查看病历资料及访视病人,了解病人需行手术的外科疾病情况、合并的内科系统疾病情况和麻醉相关情况制定围手术期麻醉管理方案。
手术当天,麻醉医生早上7点多来到手术室内……测试麻醉机、准备麻醉药物、抢救药物等。
手术结束,静静地守在患者身边,帮助患者安全度过麻醉苏醒期。
25年来,谭滇湘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像一个不知疲倦永的“陀螺”,今年过年到现在她还没休息过一天。
在谭滇湘记忆中,最长的一台手术持续了16个小时,除了吃饭、上洗手间有同事替换,其他时间都待在手术室里,密切关注着病人的身体变化。
然而,现实中患者往往把手术治疗的成功全部归功于手术医生,忽视了为手术成功保驾护航的麻醉医生,但谭滇湘还是尽所能当好绿叶,为每一台手术积极创造条件。
去年12月,奥密克戎病毒快速传播,重症危重症患者持续增加,麻醉科所有医务人员纷纷中招,谭滇湘带领团队正常上班。
12月20日,谭滇湘顶上一线晚夜班。一接班,还没来得及吃晚饭,就紧急送来了一个凶险性前置胎盘大出血的新冠病毒感染产妇,第一时间剖出胎儿后,产妇紧急气管插管、颈内静脉置管、有创动脉穿刺测压、启动大出血输血……监测生命体征、内环境、凝血功能……5个小时后,产妇血止住了。
这样的病例还有很多……事事处处“以病人为中心”,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无论是休息还是下夜班,只要病人需要,她都毫无怨言,随喊随到。
把患者生命摆在第一位
“要把患者生命摆在第一位,要有责任心、同理心,不断学习新理论、新技术。”谭滇湘时常告诫自己。
作为一名科室主任,谭滇湘在人才培养上注重传帮带和教学质量,她按专业标准制定结合本院特色安排临床轮训计划;每月组织两次理论考核和一次临床演练学习。根据麻醉不同亚专科推选科室精英进修学习心胸血管麻醉、骨科麻醉、疼痛诊疗、产科麻醉、气道管理等,争取人人有专长。鼓励并创造机会给学员、带教老师参加病例演讲比赛、技能大赛,每年均有优秀学员、带教老师在省内大赛中获奖……如今团队的每个人都能独立操作,个个都是能手。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谭滇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2019年,担任湖南省分娩镇痛专家组成员、衡阳市麻醉学会产科学组主任委员后,她带领全科率先在衡阳市领先开展和推广“无痛分娩”技术,让孕产妇不再经历疼痛的折磨。
谭滇湘还兼任衡阳市麻醉质控中心主任一职,组织专家走访衡阳市七县市五区,进行现场抽查、点评及讲座,推动基层麻醉学科的建设的同时提升了学科、医院影响力。
“麻醉就像开飞机,起飞和降落时最危险。我们既要让他安心睡着,又要安全醒来。”从业25年来,谭滇湘凭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踏实的工作作风,成功救治了大量危重病患者,把每一名患者安全送出手术室就是她最有成就感、最幸福的事。
个人档案:谭滇湘,女,衡阳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衡阳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现任衡阳市中心医院麻醉中心主任,湖南省麻醉质量控制专家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分娩镇痛专家组成员,湖南省医疗事故鉴定专家,衡阳市麻醉专业委员会产科学组主任委员,衡阳市麻醉质量控制中心主任。
履职感言:我将始终牢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宗旨,将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敬佑生命,精益求精,甘于奉献,时刻准备着为生命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