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大学经济管理与法学学院院长、教授 李玉琼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经贸争端、技术封锁、俄乌冲突等显示了日趋严峻的国际复杂形势。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为我们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和实践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这进一步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前进方向,厘清了发展路径。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就,推动了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立足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取得的巨大成就,面对波诡云谲的国际形势,我们有信心,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建设科教强国贡献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要树立创新教育观念,这是前提基础;要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这是重要保障;要拥有一支业务精、能力强、甘于奉献并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这是有力支撑;要大力加强实践教育,这是有效途径;要营造宽松自由的育人环境,这是先决条件。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作为高校科研工作者,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完善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充分发挥高校人才、企业资金等协同创新优势,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突破科技“卡脖子”问题,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