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面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祝融小学:~~~
女主播“方言”直播淫秽内容~~~
~~~
~~~位于湘江西岸先锋码头北侧,令人痛心
~~~
探索“党支部+合作社”集约型经济发展道路——~~~
耒阳市:~~~
~~~石鼓区织密防溺水安全网
~~~
~~~
2022年07月12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索“党支部+合作社”集约型经济发展道路——
茶园台村迎来“山乡巨变”

  ■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谭浩泉   通讯员  刘   欢

  小暑时节,走进衡山县新桥镇茶园台村,但见连片的荷田,朵朵荷花或红或白,在青幽幽的荷叶间争相怒放,不少莲蓬也慢慢露了出来,呈一派丰收的气象;一大片望不到边际的艾草蓬勃生长着,长出新一轮收成;村里的电排水泵装上了,已可以抽水抗旱……

  沉寂许多年的土地,变化何以发生?记者找到答案——探索“党支部+合作社”集约型经济发展道路激发出巨大的能量。


  激发动力,动员群众是关键


  “电排站以前也想搞,但因为缺乏建设资金,最终不了了之。”村支部书记周运华说。

  新桥镇茶园台村距离衡山县城57公里,属于衡山县偏远山村,土地贫瘠,越来越多的人外出打工,部分农田被搁置抛荒,村内经济一直不景气,集体经济为零。

  如何将村里的人力物力等资源集中起来发挥效益? 2019年,衡山县委组织部为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瓶颈,号召全县152个村(社区)成立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让党支部在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带头作用。

  茶园台村成立合作社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建设电排站。为了弥补启动资金不足,合作社发动村民投资,并承诺他们以劳动力形式入股,按照男性170元/天,女性130元/天的标准长期在合作社务工。等村集体经济发展了,大家还可以分红。

  三年时间里,三个组的第一期电排站建好了,村里还修缮了长4公里的田干渠,保障良田用水。种植物加工厂也建成了,村里不少移民户被安排到厂里做事,解决就业问题。合作社由最初的几人慢慢发展到了十几人,年劳务收入最高的可达2万元。


  干事成事,“头雁”领航是核心


  村民们听到要入股创办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时,最初纷纷抱持怀疑。面对大伙的担心,在党员大会和群众代表大会上,村支两委拍板承诺,“集体经济亏了我们私人负责,赚了归村集体。”

  2019年底,茶园台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成立,流转了土地180余亩,购买了一台打田机,在党支部的苦心运营下,2020年实现了集体经济零的突破,收入达到23.8万元。

  初尝成功喜悦,2021年,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党支部的引领下,又流转土地700亩,其中种植水稻360亩、艾草200亩、湘莲150亩,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周运华以个人名义贷款25万元,购置了水稻收割机、插秧机、烘干机等一整套农业机械。2021年,村集体收入达到52.8万元,纯收入8万元,实现了逐年攀升。


  治理有效,夯实根基是前提


  以前,村里各家各户种植粮食,因较分散,且没有专门的对口销路,收成和销售不怎么乐观。自从村里成立集体经济合作社,村里统一与商家签订协议、组织销售、对接市场,情况大为改观。2021年,合作社支付村民劳务工资28万元。

  村子慢慢发展了,群众也更加信赖党支部,村里的一些重大事项,如村规民约的制定都是经村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村党支部有了更强的号召力,对乡村治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村集体经济壮大了,给大伙带来了实打实的获得感。村子先后投入100多万元,建设文体设施、乡村大舞台、活动广场……一时间,村部的文体设施一应俱全,村民的文娱生活越来越丰富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我市上半年争取水利资金逾11亿元
小小“红马甲”以敬老开启暑期实践
耒阳警方依法处罚不姑息
图片新闻
谁干的?桶粗的栾树惨遭“暗害”
科普进屋场 科学润民心
茶园台村迎来“山乡巨变”
构筑防溺水“五道防线”
设立警示标识标牌1330块
监督服务无小事 群众点赞赠锦旗
简 讯
衡阳日报版面三A03茶园台村迎来“山乡巨变” 2022-07-12 2 2022年07月1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