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讯(文/图 全媒体记者 周瑞华 通讯员 曾锐)“现在,利乐村110多亩土地属性恢复任务已经全部完成。下一步,我们打算让种粮大户把所有的田全部耕作起来,切实让全体村民做到家中有粮,心中不慌。”6月24日,常宁市胜桥镇利乐村支部书记邓国平高兴地告诉记者。
胜桥镇立足当地实际,以耕地属性恢复为抓手,以粮食生产为重点,真抓实干,守好“粮袋子”,稳固乡村振兴发展基石。围绕上级下达的670亩耕地恢复任务,该镇迅速动员部署,层层压实责任,以利乐村为样板试点,按照先易后难、以点带面的方式,全面打响耕地恢复攻坚战。截至目前,全镇已完成耕地属性恢复680亩,涉及21个村。今年,胜桥粮食生产总面积将达到4万亩以上。
在利乐村,110余亩土地在1个月时间内已全部完成耕地平整和翻耕工作,村民们正抢抓时节在田间进行除草、施肥等管护工作,田间地头一派繁忙。在合泉村,千亩蔬菜基地奏响了乡村振兴“奋进曲”。连片的蔬菜大棚里,各类蔬菜长势喜人,数十名村民三五人一组,或机器翻耕,或平整菜地,或施肥除草,或采摘时蔬,或装车运输,一派生机勃勃、农忙耕收的景象。
蔬菜产业是胜桥镇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各类蔬菜远销粤港澳大湾区。该镇高位推动,不断优化技术服务,成立农业生产科技服务小组,重点对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实行“点对点”跟踪服务,并引进更多现代农业技术,科学化、标准化推进蔬菜种植产业。合泉村主任张国顺介绍,蔬菜基地建立以后,给合泉村七八十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增加了村民收入,吸引在外的五六十名老乡回乡创业,目前该村乡村振兴发展形势特别好。
胜桥镇负责人表示,该镇将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打造七色田园小镇,全力以赴保底线、强产业、促振兴。特别是要继续推行上下联动的模式,建立乡镇干部,村两委干部包村保户的责任机制,推进农业机械化,强化农机农艺融合,建立健全耕、种、管、保、收、储、运衔接配套的全程机械化生产体系,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助力乡村振兴。